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卷.docx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大联考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和县龙潭洞发掘出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在潜山市发掘的薛家岗遗址,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古文化遗址。据此可知,安徽

A.代表古代文明发展方向B.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C.处于原始文化领先地位D.具有多元一体文明特征2.下表是西汉诸侯国相职权情况及对其管理规定。这说明

时期

情况

汉高祖时期

注重辅佐刘姓诸侯王国建立并巩固王国政权

文景时期

偏重执掌王国兵权

宣帝及其后

由中央政府以其政绩决定其升迁等

A.朝廷强化对王国全面管控B.王国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C.中央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D.西汉彻底废止了分封制度

3.唐初的宗教政策是尊重、利用佛教,同时抬高道教,并用儒学的君父之义对佛教加以约束,使之纳人“周、孔之教”的范围。这表明

A.儒学的社会影响最大B.佛教开始本土化

C.儒学与佛道坚决斗争D.佛教趋向世俗化

4.《宋刑统》规定:“若亡人遗嘱证验分明,并依遗嘱施行。”宋代的遗嘱继承,一般只限于户绝家庭。非户绝家庭,除非儿子有“生不养”等不孝行为,否则遗嘱也不能剥夺其继承权。这说明

A.私有财产权观念凸显B.商品经济水平较高

C.私权利得到有效保护D.司法深受理学影响5.下表为明清时期重要年代人口数与人均耕地面积,据此可知

时期

公元年份

人口(百万)

人均耕地面积(市亩)

明代万历年间

1573—1620年

120

6.3

清初顺治年间

1644—1661年

100

6.1

清代康雍之际

1720年前后

130

7.6

清代道光末年

1850年前后

450

2.8

A.国家实现了大一统B.生产技术根本飞跃

C.民众生活水平提升D.粮食缺口日益扩大

6.洋务新政,几乎包纳了外事与内务的诸多实政,在40多年后,1902年刊行的《皇朝道咸同光奏议》把“洋务”仅仅限于涉外事务,许多重要时政均分属于另立的“时务类”(如商务、矿务、铁路等)和“变法类”(如学堂、兵制等),并明确学习西法等一概归属于“变法类”。这表明

A.社会变革深化B.清末新政改革全面

C.近代实业兴盛D.洋务运动得到延续

7.在清末至民国的数十年间,数万人到日本留学,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其中我们熟识的有黄兴、宋教仁、邹容、陈天华、秋瑾、陶成章、林觉民、胡汉民、陈其美、廖仲恺、鲁迅、陈独秀等。据此可知,此时的留学教育

A.有利于社会转型

B.揭示出民族危机严重

C.增强了科技实力

D.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8.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两侧地区的皖江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阅读下表,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该地区

皖江抗日根据地建立前后安徽省天长县安乐乡社会发展概况

抗战前

根据地建立后(以1943年为例)

阶层

户数(户)

土地(石)

土地占比(%)

户数(户)

土地(石)

土地占比(%)

大地主

1

367.97

52.84

1

307.82

44.2

中地主

4

112.07

16.09

5

114.72

15.31

小地主

14

81.85

11.75

8

68.14

9.61

富农

29

40.83

5.86

38

105.41

14.85

中农

71

69.00

9.91

112

89.3

12.6

贫农

110

1.8

0.26

213

1.2

0.16

雇农

49

0.4

0.06

6

0.5

0.07

合计

278

673.92

383

687.09

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