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pdfVIP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1961年9月9日

【译诗】

在苍茫的暮色中遥看挺拔的青松,

缭乱的云阵翻涌周遭仍显得从容。

千仞之间天生有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竟在那万丈险峰。

【赏析】

毛主席在写这首诗的前后一段时间里,正是心情不好,处境维艰之时。•当时由于“大跃进”

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国家和人民遭受到巨

大损失。•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毛主席及他所领导的党和政府都极为不利。但诗人毛泽东

并没有把这些郁闷之情带入诗歌,•仍以他一贯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志豪情“独

有英雄驱虎豹”,•他此时的气魄真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诗人通过写这首庐山仙人洞雄奇风景的诗歌,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在国内外一

片强大的压力面前绝不低头屈服的傲岸之气。

•这首诗是为李进(即江青)所摄的一张诗人坐在藤椅上遥望暮色中的仙人洞的照片而题写

的。

在庐山1961年9月9日的暮色苍茫时分,劲松挺拔屹立于清风之中,•而缭乱的云阵在劲松

周遭翻卷,但劲松显得依然大度从容。从这前二句中,•我们不觉透过这雄奇的景致感到某

种风景中激烈的搏斗,“乱云”与“劲松”的搏斗,•而且还有渐浓的茫茫夜色宛如“黑云压

城城欲摧”之势,黑云也在低压着劲松,•而劲松威武不屈更为刚劲傲岸,而且是“冷眼向

洋看世界”,根本不动声色。•就在这搏斗的风景中,我们当然还感觉到了更多的东西或形象。

•“劲松”在这里就是诗人自己身影的化身;“乱云”则是那些国际上反华大合唱的小丑,•

抑或还有国内的一些严峻形势。但这一切在诗人眼里就如同漫漫长征中脚下的一个小小泥

丸,•根本就没有把它们放在眼里。他像“劲松”一样从容不迫,沉着迎战,•区区险关只不

过是一一打过而已,何足道哉。

第三、第四句,诗人豪迈之情顿生。•在万仞绝壁之上有一个天生的仙人洞(仙人洞为庐山

名胜之一,在牯岭西头),而如此美景就正在这险峰之间。

然而这无限风光虽在险峰,却包含了作者多少诗情与哲思。它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深藏警醒

的哲理的诗眼。•诗人在此不仅只告诉了我们在险峰间的无限美景,而且也告诉了我们“世

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的道理,只要不怕艰险,•勇登高峰就能达到至美至善之境界。同

时诗人也勉励自己要始终不渝地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激情不断地“到中流击

水,浪遏飞舟”。

人之一生何处不是惊险,而无限风光正在那最险处。

文档评论(0)

131****26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