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页
15
汽车金融风险控制
一、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主体分析
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各类企业纷
纷加入其中。具体说来,主要有如下服务机构:汽车制造商、商业银行、外资汽
车金融公司、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提供汽车消费信贷的金
融机构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商二种。
商业银行一度几乎垄断了国内所有的汽车贷款和金融服务业务。根据
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到2003年年底,全部金融机构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余额
达1700.06亿元,比年初增长620.14亿元。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445亿元,
占85%,股份制商业银行206亿元,占12%,城市商业银行45.9亿元,占2.7%;
财务公司5.1亿元,占0.3%。但是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汽车消费
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而呆坏账近1000亿元,坏账率有40%左右。而在北京,
坏账率更高达50%以上。各大银行陆续停止或者提高了个人汽车贷款业务的门槛,
汽车信贷萎缩。直到2006年随着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开通,银行凭借其密集
的网络优势和充足的资金是银行汽车信贷的优势所在。汽车信贷业务也逐渐回升。
总体来说,现阶段在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处于主导地位的还是银行。
二、我国汽车金融风险控制中存的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主体的银行在汽车金融风险的控制中存在
以下问题:
1.对汽车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控制不到位
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之初,通过采取财产抵押、质押、保险公司担
第1页共5页
编号:
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页
25
保等贷款担保形式,银行认为贷款万无一失。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行纷纷降低
贷款条件。由于贷款客户分散,对贷款人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审查,也没有做
到贷后跟踪监测,因此造成贷款客户良莠不齐,这些都为信贷风险留下了隐患。
而且汽车消费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不是其主业,在实际业务
操作中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催收不及时,只管贷不管收,加重了汽车贷款的风险。
2.银行缺乏对汽车经销商的制约,使得经销商将风险转嫁到银行
在汽车消费贷款业务中,银行和汽车经销商的关系只是基于资金供求
基础上的商业合作关系,银行为到经销商处购车的客户提供贷款,促进汽车销售。
经销商在贷款客户提供物质担保的基础上,为汽车消费贷款提供全保证担保,这
种合作应该是双赢的合作关系。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商业关系存在责任不
对称,风险分担不平衡。银行提供资金承担了资金损失的风险,相反经销商借助
银行贷款促进汽车销售,对其有利,不存在风险。其虽然提供贷款保证,但这种
保证通常只是一般贷款保证,是在贷款人落实物质担保之后附加的信用保证。根
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
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汽车消费贷款设定的物的担保价值肯定要超过贷款金额,
但在执行时却存在许多障碍,不能及时变现,因此可以说经销商的保证责任通常
形同虚设。加之银行对经销商缺乏强有力的制约,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