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由来_原创精品文档.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灸的由来

竟是她首创灸法?!艾灸的这些功效,太强大了!

在我国几千年中医学中,灸治的历史地位远远高于现代人的想象。

孟子曾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慢

性顽固疾病,选用三年的艾就可治好。这里的艾,就是指用艾叶灸治。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第一个用艾灸治病的人,为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

的妻子—鲍姑。

据《云笈七笺》记载,鲍姑是河南陈留县人,名潜光,官宦家庭

出身。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医药之学,精通针法,是我国第一位

从事艾灸的医家。

后来和葛洪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其足迹遍及广州、惠阳、博

罗等地。她治赘疣最为得心应手,具体医治方法是采用越秀山脚下产

的红脚艾,制成艾绒条,用火点燃,在赘疣上熏,不久,赘疣便全部

脱落。

这些在《鲍姑祠记》中有所记述:“鲍姑用越岗天然之艾,以灸

人身赘疣,一灼即消除无有,历年久而所惠多。”

由于鲍姑医术高超,深受当地群众爱戴,至今在广州越秀山麓三

元宫里,还设有鲍姑殿和她的塑像,并留有楹联两副:

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

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

仙迹在罗浮遗履燕翱传史话

医名播南海越岗井艾永留芳

灸法不仅能治病,也有防病保健之功。据我国医学史料记载,唐朝

药王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寿及百岁有余。

《针灸集成》中记载,广西有一人,少时多病,遇一异人,教令

每岁灸脐中,自后康健,竟年逾百岁而甚健壮。

这一保健方法还传至日本。日本《文库名家漫笔》里说,元保十

五年九月十一日,要推荐几位长寿老人从桥上走过,最先走过的是满

平及其一家三代老人。当问及满平的长寿秘诀时,他答道:“无他妙

法,惟我家自祖先相传,灸三里。其灸法为:每月自朔日灸,至八日止,

年中逐月无间断。”

以上的历史案例和故事,如果听起来像是传说,那我们来细数下

艾灸的功效,这些功效是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累积,数千位医学大家认

可的,具体见下:

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唐代医家王焘说:“御风邪虽曰针、汤、散,皆所不及,灸为

其最要。”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螨”。

灸法有疏风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最常用于风寒表证、因寒而

引起的呕吐、腹痛、胃痛及泄泻等病。如因寒而引起的胃痛:以胃脘

部或心窝处经常疼痛、食少以及胃脘部喜温热为主的一组症状。本病

与西医学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黏膜脱

垂、胃肠痉挛等相类似。

在临床中,一般艾灸取神阙、胃俞、上中下三脘、足三里(双)治寒

性胃痛,常能获得非常满意的疗效。艾灸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胃,取

任脉之上中下三脘及神阙,可以温中健脾,益气升阳;取足三里,则

可以调节胃肠功能、疏通胃气以降浊气止痛,且能健脾和胃、助消化;

取胃俞,则可直接调整脾胃功能,达到治疗脏腑疾病之目的。

艾灸此7穴,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便能有效治疗胃病。

温通经络活血止痛

《灵枢·禁服》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

宜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结络坚紧,火所治之。”

由于寒邪或外伤、劳损使经络气血凝滞、痹阻不通所造成的风寒

湿痹、中风、痛经、寒疝、经闭、肩凝、肘劳、腰痛等病证,可用灸

法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如中风,《扁鹊心书·卷上》:“一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謇涩,乃

肾气虚损也,灸关元五百壮。““中风失音乃肺肾气损,金水不生,

灸关元五百壮。”

《针灸资生经·第四·中风》治疗中风不语:“脾风占候,声不出,

或上下手,当灸手十指头,次灸人中”“肝风占候,其口不能言。当

灸鼻下人中,次灸大椎、次肝俞五十壮,余处随年壮”“若不识人,

灸季肋头七壮;若眼反口噤、腹中切痛,灸阴囊下第一横理十四壮。”

《黄帝明堂灸经》提出:治疗中风,应根据不同时期而有不同的

灸治,如仅有中风先兆时,可以早期实施艾灸以加以预防,如“但未

中风时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其次,提出治疗中风的

7个效穴,即百会、耳前发际、肩井、风市、足三里、绝骨、曲池,治

法为“可于7处一齐俱灸各三壮,偏左灸右,偏右灸左。”

壮阳益气回阳固脱升阳举陷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灵枢·经脉病》说:陷下则灸之。

文档评论(0)

191****44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