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复习资料(一)
先秦部分
1《诗經》:
(1)《诗經》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總集。先秦時通称“诗”或“诗三百”,汉代被奉為經典,称作《诗經》。《诗經》根据音乐的不一样,全書分為風、雅、颂三部分。分風、雅、颂三部分。風包括拾五国風,160篇;雅分大雅、小雅,105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诗經》是我国诗歌的光辉典范。“赋、比、兴”三种艺术体現措施更給後裔以巨大影响,是形成中国诗歌特色的要素之一。
(3)《诗經》學史上有“三家诗”、“四家诗”之說。《诗經》“六义”指風、雅、颂、赋、比、兴。
(4)《诗經》的艺术成就:赋、比、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現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詞汇丰富,韵律友好。
2《氓》
(1)《氓》选自《诗經·卫風》,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為叙事诗。
(2)氓:民。诗中指弃妇過去的丈夫;《氓》是一首弃妇诗,论述了一种女子從恋愛,結婚到被弃的全過程。此诗构造完整,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結合,赋比兴手法运用巧妙。“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1)反应當時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体無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無食桑葚”。(3)体現女主人公婚後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曰不如此)(4)体現女主人公被弃後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夫妇共同生活到老,老使我怨)(5)“總角之宴”具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应當時社會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對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方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後变化;用“于嗟鸠兮,無食桑葚”比方女子不可沉湎于愛情;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喻自已的痛苦没有边际,這些比方不仅生動形象。并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简或选)
(6)《氓》以對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點:(1)對比的焦點一是双方對對方不一样的态度,二是两個人物自身思想行為的前後变化。(2)通過前後對比、互相映衬,显出两個人的善惡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7)以被弃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結婚為界,分析氓的形象:(1)女主人公由單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转变為成熟、理智、冷静而坚毅刚强。(2)氓在婚前“信誓旦旦”急于成亲,婚後“至于暴矣”终至遗弃,暴露了他忠诚是假,虚伪是真的本质。
(8)下列诗句中构成比兴的有:(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于嗟鸠兮,無食桑葚”(《氓》)。
3、《左传》:
《左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為“春秋三传”。《左传》的文學价值;善于描写战争,构画战争場面;善于叙事,情节起伏,构造完整;善于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語言简洁传神。
4、《冯谖客孟尝君》
(1)冯谖: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為齐国贵族。
(2)“狡兔三窟”的详细内容:成語“狡兔三窟”出自冯谖之口。三窟指:(1)孟尝君市义于薛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护。(2)复位于齐获贤才名声。(3)立宗庙于薛使齐王不能等闲视之。
(3)冯谖為何三次“弹其剑”:考验孟尝君与否真能礼贤下士,自已能否找到知已者。
(4)分析冯谖的性格:冯谖是战国時期形形色色策士中的一种經典。他愿為知已者效力,有其卓识,深谋遠虑,审時度势,运用诸侯间的錯综关系為孟尝君巩固其在齐国的地位。(简)
(5)分析孟尝君及其左右的言行對冯谖形象的烘托作用,即對冯谖的刻画:文章通過孟尝君左右之人對冯谖“笑之”“惡之”,孟尝君對冯谖“市义”之举“不悦”等的描写来反衬冯谖的奇异性格和不凡見识。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层层推進,不停变化。(简)
(6)《冯谖客孟尝君》怎样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冯谖、增强文章趣味:(1)抑:冯谖“無好”“無能”,弹铗而歌,诛求無厌,有了車则招摇過市,炫耀于人。(2)扬:而後收债于薛,市义而归,棋高一著;深谋遠虑,“复凿二窟”。可見冯谖奇异性格与不凡的見识。
(7)《冯谖客盂尝君》的艺术特點:情节波折起伏,文笔抑扬顿挫;對比手法。
5、孟子:
(1)大力宣扬“人性善”,提出“民贵君轻”說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
(2)先秦散文中,使用大量排偶句,感情强烈,气势充沛并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独特比方的是《孟子》。
6、《齐桓晋文之事》
(1)记述了孟子同齐宜王的談话。“以羊易牛”的事例采用比方的手法。
(2)内容次序:以羊易牛的仁术,不能与不為的区别,反對霸道,仁政的内容。
(3)用于反對霸道(称霸必败)的比方是“缘木求魚”。(就仿佛爬上树去打魚同样)成為後世的成語。
(4)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先秦思想家是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5)孟子“仁政”主张的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开屏的孔雀》少儿美术PPT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pptx VIP
- 四张纸-如何做好优莎纳事业.doc VIP
- sucgodwork天工软件2017 godwork_说明eos操作手册20170821.pdf VIP
- Unit 3 Developing ideas Just A Brother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管道介质色标.doc VIP
- 《室内天麻种植技术》(室内怎样种植天麻).pdf VIP
-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docx VIP
- 2025年骨干教师笔试试题及答.docx VIP
- 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试卷及答案.doc VIP
- 慢性盆腔炎治疗进展及护理.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