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中国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然而,将老
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地对立,又成为近代学术的一个痼
疾。其实,“道”与“仁”虽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具体方法不同,但是所
彰显的社会价值观基本相同。表面上相反,深层中相济,从而构成内涵上的辩证性
关联。
老子论“道”,巧妙地将道与上善的道德境界、无为的圣人境界、纯真的人生
境界黏合在一起,将抽象之道落实到现实与人生中,从而具有普遍的价值论意义。
这与儒家之仁就产生了内涵上的叠合。孔子建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礼仪
规范、行为准则等一系列抽象性原则,始终落实在博爱与正已、自由与规范、精神
与生活之间。
“道”和“仁”都立足于救世,因而构成辩证性关联。老子孔子都生活在礼崩
乐坏的春秋时期。面对社会乱局,儒道都企图开出一剂救世良方。
老子以“道”为核心,抨击异化的仁义礼智。在老子看来,所谓仁义、智慧、
孝慈、忠臣,现象上坠入“伪”,本质上丧失“真”。他开出的救世良方:返朴归
真,摈弃机心巧智;守拙不争,遵循自然秩序;以建构“玄德”为终极价值。老子
否定文明异化,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如此则真,否则即伪。
真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伪则世道诡诈,愈治愈乱。老子理论这一深层内涵,有
着深刻的价值论意义。老子正是在预设的仁义礼智产生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了人类
文明的异化。
孔子以“仁”为核心,试图重构仁义礼智。在治政上,以法令制度引导百姓,
建立统一的量刑标准,使之免于刑罚而耻于作恶,以刑止刑;以道德仁义引导百姓,
建立统一的礼义制度,使之耻于无礼而至于仁德,以德弘德。德治与法治互相依存,
使百姓畏惧刑罚,追求至善。在修为上,“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论语·学而》)。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诚信立身,博爱众人,从而践
行“仁”。将自己锻造为兼顾家国、道德立身、文质彬彬的君子。唯此,才能建构
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和谐、家庭伦理和谐的社会。其实,孔子
对伪饰的世风也大为不满,反对伪饰巧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
而》),真正的仁,并非巧言令色、哗众取宠,而是出乎“本心”,毫无伪饰。
综上,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
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
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
“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
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二者构成理论
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
(摘编自刘运好《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儒道思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文人品格、文学创
作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影响。“儒道互补”对文人心
理结构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源远流长的。
“儒道互补”这一心理结构在魏晋文士身上有鲜明的体现。向秀和应贞两人将
儒家和道家调和为一,并探索到最高境界。唐宋时期,儒道互补思想的代表者是唐
代诗人李白。晚清诗人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
李白并庄屈以为心,昭示了其人格与思想中的儒、道思想交汇融合,并在其作品中
集中表现。另一位具有儒道互补人格特征的代表性文人是苏轼。苏轼为官员时,积
极参与改革,当守旧派主张废除一切新法,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他的高官厚位,以保
护变法。当官场失意,苏轼选择清静无为的道家。究其根本,儒道两家的处世思想
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对文人心态的不同影响,是形成文人个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文人
仕隐行为重要的客观决定因素。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的主张,看似对立,可在历代
文人身上却是统一的。
儒道思想塑造的文化心态影响士人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选择,这种心理结构必
然会影响文学创作。陶渊明所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他一生是由儒入道,在29岁
辞官返乡之前,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这里面有一定的家庭因素。陶渊明的出
仕之路断断续续,心中充满了矛盾,既想大展宏图,又眷恋田园,想寄情山水。做
彭泽县令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官,之后他解印离官,自此过上了真正的田园生
活。此时陶渊明再也无心官场,道家思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拒执罪申请书共3篇.docx VIP
- 2.3.3世界特色民居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pptx
- 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pdf
- 质保手册 - 生产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doc VIP
- 上海民办进华中学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百度文库.doc
- 起重机械安装维修程序文件及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上册浙教版《劳动》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至2030年浙江省建筑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湘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pdf
-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教学计划和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