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考前适应卷2含答案.docx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考前适应卷2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考前适应卷02

生物学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卷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选择题部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安全问题,应禁止转基因技术发展

B.生物武器极大威胁到人类生存,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研究

C.生殖性克隆可挽救人的生命,应在严格监管下进行研究

D.试管婴儿技术已相对成熟,移植前可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和基因改造

2.科学家提取了古人类骨化石中的部分线粒体DNA,分析了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黑猩猩之间线粒体DNA特定序列的碱基对差异,其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DNA可储存遗传信息,指导线粒体中某些蛋白的合成

B.该研究是通过化石证据证明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有共同的祖先

C.人类的进化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突变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D.线粒体DNA复制中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3.细胞工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工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时,少数细胞会出现贴壁生长和接触抑制的现象

B.胚胎移植前可取少量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和遗传病筛查

C.可用果胶酶和胶原蛋白酶去除愈伤组织的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D.用灭活病毒促进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4.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发酵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谷氨酸,谷氨酸经加工可制成味精,下图是利用玉米淀粉作为材料制备谷氨酸的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谷氨酸棒状杆菌与醋酸菌的代谢类型相同

B.培养谷氨酸棒状杆菌和其他所有微生物时均需要添加维生素B

C.发酵罐内的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D.在发酵罐内发酵需要严格控制溶解氧,温度和pH等条件

5.为防止鼠害,某地分别在第1~7年和第8~15年,分两个阶段对田鼠种群采取不同方式的干预,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上升时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B.第二阶段K值较第一阶段明显提高

C.干预期间田鼠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D.在无人为干预时种群数量不会出现如图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大灰蓝蝶的绝迹与重生

大灰蓝蝶曾经存在于英国南部,但数量较少,是蝴蝶爱好者的采集对象,因大灰蓝蝶在野生植物百里香花蕾中产卵,政府专门设立保护区,禁止牛羊啃食植被,并使用病毒控制野兔种群,但是,大灰蓝蝶的数量依热不断下降,并在1970年代末绝迹。

研究发现,大灰蓝蝶的生活不仅依赖百里香,还和红蚁相关,红蚁巢常筑在向阳的山坡,附近草的高度一般在2—3厘米,草过高会降低地表温度,而蚁巢温度过低不利于红蚁幼虫发育,大灰蓝蝶成虫把卵产在红蚁穴附近的百里香花蕾中,孵化出的幼虫以百里香花为食,体色变为与百里香花相同的紫红色。两周后,幼虫落至地面,用蜜腺分泌的蜜露吸引红蚁,同时膨胀身体形似幼蚁,诱骗红蚁将它运至蚁巢,进入蚁巢后的大灰蓝蝶幼虫以红蚁卵和幼虫为食,经10个月发育后化蛹成蝶,飞翔而去,若没有红蚁的收养,大灰蓝蝶的幼虫无法发育为成虫。

大灰蓝蝶在红蚁巢中如何避免被发现?科研人员比较了大灰蓝蝶幼虫和几种红蚁的体表化学物质,发现其种类与所入侵红蚁体表物质接近,且发出的声音酷似红蚁蚁后,这些都有利于避免其被红蚁发现。若蚁后发现巢中还有一个“将要发育成蚁后的幼虫”,她会发出化学信号让工蚁把它杀死,如果蚁巢规模太小,大灰蓝蝶幼虫会因食物不足而死。实际上,并非所有红蚁都坐以待毙,有的种类的红蚁会直接把大灰蓝蝶幼虫杀死。

大灰蓝蝶的生活史被揭示后,英国从瑞典重新引进大灰蓝蝶,并采取了适当措施,大灰蓝蝶的种群数量终于得到恢复。

6.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分保护区后,大蓝蝶的数量反而越来越少,下列哪项是使大蓝蝶加速灭绝的原因(????)

A.大蓝蝶的数目在保护区建立时已经过少,不足以维持其种族的延续

B.保护区的草失去控制,生长过高,遮挡阳光,使蚁巢温度过低

C.偷猎情况严重,使大蓝蝶数量急剧下降

D.保护区建立后,大蓝蝶的天敌同样受到保护,数量增多,导致大蓝蝶数量下降

7.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3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