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本章内容;一、用途;第一节离心泵;;;二、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3、轴功率(N)和有效功率(Ne)
N: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W)。
Ne:液体从叶轮获得的功率(W)。
4、效率η:反映能量的损耗。
容积损失;水力损失;机械损失
一般,小型泵,效率为60~85%,大型泵效率可达90%。
5、转速n;四、离心泵的特征曲线;五、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六、离心泵的组合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单台离心泵不能满足输送任务的要求,可将几台泵加以组合。组合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即并联和串联。
(1)并联操作:主要增加流量
两台泵并联操作的流程如图所示。设两台离心泵型号相同,并且各自的吸入管路也相同,则两台泵的流量和压头必相同。;①并联操作;②串联操作;③组合方式的选择;七、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
(1)清水泵
最普通的清水泵是单级单吸式,其系列代号为“IS”,全系列流量范围为4.5-60m3/h,扬程范围为8-98m。
以IS100-80-125说明泵型号中各项意义:IS—国际标准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
100—吸入管内径,mm;
80—排出管内径,mm;
125—叶轮直径,mm。;(2)耐腐蚀泵输送酸、碱、浓氨水等腐蚀性液体时,必须用耐腐蚀泵。耐腐蚀泵中所有与腐蚀性液体接触的部件都要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其系列代号为“F”。
(3)油泵输送石油产品的泵称为油泵。因为油品易燃易爆,因此要求油泵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高温要冷却油泵分单吸和双吸两种,系列号分别为“Y”和“YS”。
(4)杂质泵输送悬浮液及稠厚浆液,如污水泵(PW)、砂浆泵(PS)泥浆泵(PN)等,不易堵、耐磨、易拆洗。;离心泵的选用与运转
1、离心泵的选用
(1)确定泵的类型;
(2)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压头;
(3)选择泵的型号;
qV泵qV需,H泵H需
(4)核算泵的功率。;
2、运转
①泵启动前要灌泵,为避免发生气缚现象;启动时应关闭出口阀。
②停泵前应先关闭出口阀再停电机,以免管路内液体倒流,使叶轮受到冲击而被损坏。
③离心泵在运转时还应注意有无不正常的噪音,随时观察真空??和压强表指示是否正常,并应定期检查轴承、轴封等发热情况,保持轴承润滑;也要注意轴封处的泄漏情况,既要防止外泄,又要防止因从此处吸入气体而降低泵的抽送能力。
④若长期停泵不用,应放尽泵和管道内的液体,拆泵擦净后涂油防锈。;第二节其它类型泵;往复泵是通过活柱的往复运动直接将外功以压强能的形式向液体提供能量的,以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3、往复泵与离心泵的比较
1、流量:与H无关。
2、压头:与泵的几何尺寸无关
3、功率和效率
4、允许吸上真空度:也有气蚀现象
5、气缚现象:无,有干吸能力。
6、流量调节
;二、旋转泵
旋转泵又称为转子泵,靠转子的旋转吸人和排出液体。
1.齿轮泵
主要部件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
泵体和安全阀等组成,两齿轮轴装
在泵体内,泵体、齿轮和泵盖构成
的密封空间即为泵的工作腔。
齿轮泵工作时,电机带动主动齿轮
及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齿轮泵的压头高而流量小,适用于输送粘稠液体
但不能输送含有固体粒子的悬浮液。
;双螺杆泵的原理与齿轮泵相似,是通过两根螺杆的相互啮合来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当需要较高压头时可采用较长的螺杆或多螺杆泵。
螺杆泵有良好的自吸能力,启动时不用灌泵,运行平稳、效率高、压头高,适用于高黏度液体的输送。缺点是加工困难。;三、其他--旋涡泵;(二)特点;本章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