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20 第1讲 1 平面直角坐标系.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习目标:1.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并领会坐标法的应用.2.了解在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重点、难点)3.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教材整理1平面直角坐标系

阅读教材P2~P4“探究”及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使平面上的点与坐标(有序实数对)、曲线与方程建立了联系,从而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

2.坐标法:根据几何对象的特征,选择适当的坐标系,建立它的方程,通过方程研究它的性质及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3.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第一步:建立适当坐标系,用坐标和方程表示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第二步:通过代数运算,解决代数问题;第三步,把代数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结论.

点P(-1,2)关于点A(1,-2)的对称点坐标为()

A.(3,6) B.(3,-6)

C.(2,-4) D.(-2,4)

[解析]设对称点的坐标为(x,y),

则x-1=2,且y+2=-4,

∴x=3,且y=-6.

[答案]B

教材整理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阅读教材P4~P8“习题”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eq\b\lc\{\rc\(\a\vs4\al\co1(x′=λ·x?λ0?,,y′=μ·y?μ0?))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1.将一个圆作伸缩变换后所得到的图形不可能是()

A.椭圆 B.比原来大的圆

C.比原来小的圆 D.双曲线

[解析]由伸缩变换的意义可得.

[答案]D

2.y=cosx经过伸缩变换eq\b\lc\{\rc\(\a\vs4\al\co1(x′=2x,,y′=3y))后,曲线方程变为()

A.y′=3coseq\f(x′,2) B.y′=3cos2x′

C.y′=eq\f(1,3)coseq\f(x′,2) D.y′=eq\f(1,3)cos2x′

[解析]由eq\b\lc\{\rc\(\a\vs4\al\co1(x′=2x,y′=3y)),得eq\b\lc\{\rc\(\a\vs4\al\co1(x=\f(1,2)x′,y=\f(1,3)y′)),又∵y=cosx,

∴eq\f(1,3)y′=coseq\f(x′,2),即y′=3coseq\f(x′,2).

[答案]A

运用坐标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例1】已知?ABCD,求证:|AC|2+|BD|2=2(|AB|2+|AD|2).

[思路探究]从要证的结论,联想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或向量模的平方),因此首先建立坐标系,设出A,B,C,D点的坐标,通过计算,证明几何结论.

[自主解答]法一(坐标法)

以A为坐标原点O,AB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则A(0,0),

设B(a,0),C(b,c),

则AC的中点Eeq\b\lc\(\rc\)(\a\vs4\al\co1(\f(b,2),\f(c,2))),由对称性知D(b-a,c),

所以|AB|2=a2,|AD|2=(b-a)2+c2,

|AC|2=b2+c2,|BD|2=(b-2a)2+c2,

|AC|2+|BD|2=4a2+2b2+2c2-4ab

=2(2a2+b2+c2-2ab),

|AB|2+|AD|2=2a2+b2+c2-2ab,

∴|AC|2+|BD|2=2(|AB|2+|AD|2).

法二(向量法)

在?ABCD中,eq\o(AC,\s\up12(→))=eq\o(AB,\s\up12(→))+eq\o(AD,\s\up12(→)),

两边平方得eq\o(AC,\s\up12(→))2=|eq\o(AC,\s\up12(→))|2=eq\o(AB,\s\up12(→))2+eq\o(AD,\s\up12(→))2+2eq\o(AB,\s\up12(→))·eq\o(AD,\s\up12(→)),

同理得eq\o(BD,\s\up12(→))2=|eq\o(BD,\s\up12(→))|2=eq\o(BA,\s\up12(→))2+eq\o(BC,\s\up12(→))2+2eq\o(BA,\s\up12(→))·eq\o(BC,\s\up12(→)),

以上两式相加,得

|eq\o(AC,\s\up12(→))|2+|eq\o(BD,\s\up12(→))|2

=2(|eq\o(AB,\s\up12(→))|2+|eq\o(AD,\s\up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6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