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顺德区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作文审题立意分析解读及标杆文
顺德区教研室谢植宣
此次顺德四模作文题,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提供两道作文题让考生自选一题作文。就作文备考训
练而言,两道作文题互为补充。作文(一)小切口,引导考生体察入微思考“清明”的“生命”意义,突
出的是个体的独特思考与抒情;作文(二)大视角,通过“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这一主题的限定,厚
植爱国主义情怀,突出的是宏大叙事下的成熟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选择一题作文,不少于字。(分)
22.80060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
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材料二:按照传统习俗,清明节前后,人们会祭祖、扫墓,还会举行一些公祭活动。但疫情让今年清
明节的“打开方式”与以往不同。为有效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减少交叉感染,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社
会公共安全,全国多地发出通告,暂停2020年清明现场祭扫和祭祀活动。
材料三:《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气候暖和,
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是一个与“生命”有关的节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于“清明”所蕴含的“生命”意
义,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见闻或认识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一)审题立意分析解读及评分细则
谢植宣
此题为带有写作任务指令的新材料作文。题目由写作材料、任务指令、写作要求组成。
材料拱三则,均直接与“清明”有关,三则材料内容高度聚焦。
材料一直接引出“清明节”,清明节的别称有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命题时只保留了
踏青节和祭祖节两个别称,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后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吻合一致。由踏青节、祭祖节的别称,
引出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强调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之
所以特别强调“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是有意与材料二“暂停2020年清明现场祭扫和祭祀活动”的内容
形成思考的碰撞点。
材料二聚焦2020年的清明节。首先在材料一的基础上再一次提醒清明节的传统习俗——祭祖、扫墓,
还会举行一些公祭活动。然后一个“但”转折,回到2020年的清明节,与以往有所不同。强调2020年的
清明节因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暂停了自古传承的礼俗传统——现场祭扫和祭祀活动。在内容呈现上,有
两点说明,一是暂停现场祭扫和祭祀活动的原因,材料是有交代的——有效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减少
交叉感染,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这个原因的表述与任务指令中的“生命”呼应,暗示考生
思考2020年清明节暂停了自古传承的礼俗传统,是出于对“生命”的保护与敬重。此处的“生命”非材
料一中与“祭祖”相关的逝去的生命,而是尘世间真实的生命。二是出于表达简洁的考虑,“疫情”并未
写全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是简称。因为就正在经历这一场疫情的考生而言,这应该是他们熟
1
悉的,也是必须关心了解的,因此材料二也并未对当下的疫情作过多的呈现、介绍,而是需要考生依据自
身的体验见闻自行补充、丰富,也借此检测学生的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材料三引用《岁时百问》中关于“清明”理解的有关句子——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
清明。这是有意引导考生在一层面上认识、思考“清明”的意义与价值,拓宽考生对“清明”的局限理解。
《岁时百问》的引用和后面对于清明节后一派春和景明之象的描写,都高度聚焦于“清明”的另一层意义
——生命的萌芽与勃发。这一理解有别于清明节祭祖表达哀思、缅怀逝去生命的局限认识,而是赋予了“清
明”积极向上、孕育新生的深刻解读。同时,关于“清明”这一意义的理解,并非是脱离材料本身,而是
有所暗示、呼应,材料一特别指出清明节的另一别称——踏青节,也明确了“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
礼俗主题之一,结合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