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30CCSB43
DB2107
锦州市地方标准
DB2107/T0006—2022
牛粪加洋葱尾菜为基质蚯蚓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arthwormculturewithcowdungandoniontailvegetableassubstrate
2022-10-24发布2022-11-24实施
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7/T0006—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养殖基质制作 1
5用地选择及整理 1
6蚯蚓种投放及养殖 2
7采收 2
8环境卫生 3
9天敌防控 3
10养殖档案管理 3
DB2107/T000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锦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锦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锦州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樊严、石艳、刘鹏、李铁新、王志辉、刘莉莉、金宏、郭金宏、杨亚楠、冯旸、安娜、杨凯、孟凡英、张东伟、杨国强。
1
DB2107/T0006—2022
牛粪加洋葱尾菜为基质蚯蚓养殖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粪加洋葱尾菜为基质的太平2号蚯蚓养殖基质制作、养殖用地选择及整理、蚯蚓种投放、养殖、采收、天敌防控、养殖档案管理的过程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锦州地区使用牛粪加洋葱尾菜为基质的太平2号蚯蚓养殖,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质基质译文(下同):是指发酵后的牛粪加洋葱尾菜混合物。3.2
尾菜尾菜译文:是指成熟的蔬菜由于采收、运输、加工而产生的不可食用的废弃物。3.3
太平2号(Eiseniafoetida):又名赤子爱胜蚓,正蚓科爱胜蚓属的一种环节动物。体长35mm-130mm,一般短于70mm,宽3mm-5mm。
4养殖基质的制作
4.1鲜牛粪自然堆积10d去除多余水分,将玉米秸秆切碎至长度为3cm~5cm玉米秸秆段,再将鲜牛粪和玉米秸秆按照质量比8:2混合后,获得牛粪混合发酵料。
4.2活菌益生素组成为:枯草芽孢杆菌≥5×108个/g、酵母菌≥3×107个/g,双歧杆菌≥1×107个/g,乳酸菌≥1×107个/g,水分≤7%。复合微生物发酵剂组成为:细菌、丝状真菌、酵母菌、乳酸菌等有效活菌数≥200亿/g。
4.3第一次翻堆加入质量百分比0.3%发酵剂,发酵剂为:将复合微生物发酵剂、面粉、活菌益生素按照质量比2:8:5混合搅拌均匀,制成菌种混合物。
4.4发酵5d后第二次翻堆加入质量百分比0.1%发酵剂,发酵剂为:将复合微生物发酵剂、红糖、活菌益生素、水按照质量比2:5:5:30混合均匀,制成菌种混合物。
4.5每3d翻堆1次,20d后完成发酵。
4.6洋葱尾菜搅碎制成洋葱混合物。
4.7发酵后的牛粪与洋葱混合物按质量比25:2均匀混合制成培养基质。
2
DB2107/T0006—2022
5用地选择及整理
5.1选择地势平坦,旱能浇水、涝能排水的闲置车间和农田地。
5.2翻整土地,去除杂草等杂物。
5.3翻地之后浇1遍水,让土地松软。
6蚯蚓种投放及养殖
6.1蚯蚓种投放
6.1.1铺基质
用铺粪机铺设蚯蚓培养基质床,床宽80cm~100cm,床间距为60cm~80cm,基质床厚度为50cm~55cm。
6.1.2浇水
浇水,保持蚯蚓床的含水量55%~65%。6.1.3投放蚯蚓种
投放蚯蚓种苗,按三角形或梅花形将种蚯蚓均匀洒在蚯蚓培养床上,保持透气性,堆与堆之间距离20cm~25cm。投放量为200kg/667m2~300kg/667m2。
6.1.4铺覆盖物
铺好覆盖物(稻草、秸秆等),厚度6cm~10cm。
6.2养殖过程控制6.2.1上料
18d~20d投喂基质1次,在原来蚯蚓投放的培养床上放置三角形或梅花形料堆。6.2.2蚯蚓床含水量控制
保持蚯蚓床含水量为50%~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_T 486-2010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通用指南.docx
- DB2101_T 0051-20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临时支撑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21_T 3607-2022 五加异个木虱防治技术规程.docx
- DB21_T 2017-20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
- DB21_T 3583-2022 630_430MPa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ocx
- DB21_T 3578-2022 电梯物联网系统技术要求.docx
- DB22_T 5161-2024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docx
- DB21_T 3637-2022 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docx
- DB2101_T 0055-2022 居住建筑多功能智能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docx
- DB2102_T 0049-2022 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