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经方医案】王付:慢性盆腔炎医案6则(同病异治)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急性者多热,慢性者多寒,但
不能忽视湿热夹气血虚者。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脾胃寒湿,治可选用白术
散;又因病变证机有寒湿比较重,故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治之。
周某,女,37岁。有多年慢性盆腔炎病史,屡屡服用中西药,未
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近因带下量多加重前来诊治。
刻诊:带下色白量多,阴部潮湿,阴痒,少腹拘急,舌质暗淡,
苔白略腻,脉沉弱。
辨为寒湿浸淫证,治当温阳散寒除湿。
给予白术散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味:
白术12g,川芎12g,花椒10g,
牡蛎6g,附子6g,薏苡仁30g,
败酱草15g,山药15g,车前子15g,
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1每日3服。
二诊:带下减少,阴痒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阴部潮湿基本解除,以前方6剂。
四诊:少腹拘急止,以前方6剂。
五诊:带下、潮湿、阴痒止,以前方6剂。
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治疗20余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带下色白量多、潮湿辨为寒湿,再根据少腹拘
急辨为寒湿肆虐,因脉沉弱辨为气虚,以此辨为寒湿浸淫证。方以白
术散健脾燥湿、温阳止痒;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温阳散寒解毒;加山药
益气止带,车前子利湿止带,炙甘草益气和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
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湿热夹气血虚,治可选用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又因病变证机有水气蕴结,故与猪苓汤合方治
之。
蒋某,女,35岁。有多年慢性盆腔炎病史,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
治。
刻诊:腹痛,带下量多、色黄,因劳累加重,面色不荣,口渴,
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弱。
辨为湿热下注夹虚证,治当清热燥湿,兼益气血。
给予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与猪苓汤合方加味:
白头翁30g,黄柏10g,黄连10g,
秦皮10g,阿胶珠(烊化)10g,猪苓10g,
泽泻10g,滑石10g,白术15g,
山药15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
二诊:腹痛减轻,带下量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苔腻消退,以前方6剂。
四诊:腹痛止,带下较前明显减少,以前方6剂。
五诊:诸症基本解除,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治疗12剂。
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带下色黄、苔黄腻辨为湿热,再根据劳累加重、
脉沉弱辨为气血虚,因口渴、舌质红辨为热伤阴血,以此辨为湿热下
注夹虚证。方以白头洒阿胶汤清热燥湿,兼益气血;以猪苓汤利湿清
热、育阴补血;加白术健脾燥湿,山药益气止带。方药相互为用,以
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病变证机是阴寒凝结,治以大黄附子
汤;又因病变证机有湿,故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治之。
夏某,女,50岁。有20年慢性盆腔炎病史,近因症状加重前来
诊治。
刻诊:小腹拘急疼痛,手足不温,带下量多色白,时夹黄色,大
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略弱。
辨为寒结湿蕴夹虚证,治当温阳散寒、除湿止带。
给予大黄附子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方加味:
大黄10g,附子15g,细辛6g,
薏苡仁30g,败酱草15g,山药24g,
车前子15g,炙甘草10g。
6剂,水煎服,每日l剂,每日3服。
二诊:大便通畅,带下减少,以前方6剂。
三诊:手足转温,以前方6剂。
四诊:小腹拘急疼痛解除,以前方6剂。
五诊:诸症基本解除,又以前方30余剂。随访半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小腹拘急疼痛、手足不温辨为寒,再根据带下
色白量多辨为寒湿,因大便干结辨为寒结,因苔薄白、脉沉略弱辨为
寒夹虚,以此辨为寒结湿蕴夹虚证。方以大黄附子汤温阳散寒;以薏
苡附子败酱散温阳除湿;加山药益气止带,车前子利湿止带,炙甘草
益气缓急。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导读】根据慢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农业大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pptx
- 安全经验分享(灭火器使用).ppt
- 国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形考任务1-4试题及参考答案(全) .pdf VIP
- 学习通《文艺复兴: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习题(含答案).docx
- 《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进口书刊资料审批管理规定》.pdf VIP
- 2023年云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融合新闻:通往未来新闻之路 中国大学MOOC答案2023版.docx
- 学习行为表现作文.docx VIP
- 苏S01-2021《给水排水图集》.docx
- 2023年云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组成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