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wuggp@263.net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博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国家课程改革实验专业支持组召集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校本研究”“课程资源研究”负责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01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02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内涵《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010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王湛:要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就必须走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因此,课程管理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并开发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随着教师设计课程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10302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探索课程持续发展的机制,组织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01020304校本的课程开发继承与发展;主导与补充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扩展05地方的课程管理、服务与指导关于校本课程开发01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02发挥师生主体作用03丰富学生学习方式04考虑学校实际可能05形成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五根支柱需求主导模式A条件主导模式B目标主导模式C校本课程开发的三种模式成立小组需求调查培训教师资源调查教师竞标学生选用跟踪评价哲学整合动态调整校本课程开发的操作程序010203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方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支柱”情况;2014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3-5项描述即可2015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适度结构化01领域02自由度03课时与学分04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01课程目标陈述(3-5;ABCD)02专题、内容要点与活动安排03课程实施说明(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04考试评价说明(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教师层面的课程纲要01一般项目:02课程名称:感受吴文化03授课对象:高二学生04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任选课05教学材料:自编纲要(共18讲)06授课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专题性的课程纲要案例具体方案:1课程目标、意图2感受吴文化(人物、歌谣、山水、语言等),提高人文素养。3经历研究步骤(选题、搜集、整理、利用各种吴文化资料,形成研究成果)。4有兴趣选取有关吴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探究。5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6……701.第三讲吴地人物研究之一02.教学目标:描述吴地状元、杰出人物的基本特点。03.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分小组讨论。04.教学要点:05.科举考试种种(童试、乡试、会试、殿试)。06.状元的由来。吴地状元四特点(会元状元连元多、同门状元形成一大景观、状元门类广而全、状元中堪称杰出的大家多)。吴地状元多有其源,勤奋好学是主因(勤奋苦读、经济繁荣、地理优越、藏书盛行)。12*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