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实验的改进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通过三组实验的演示,验证了绿色植物进行呼吸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从而为学生理解“呼吸作用”打下基础。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对三个演示实验进行了相关改进。
一、实验改进的原因
1.棉花密封性不好,暖水瓶热量容易散失
教材中介绍“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的实验方法:在上课的前一天,老师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已萌发的绿豆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绿豆种子。往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然后对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进行观察。笔者根据教材提示进行了操作和测量,发现24h后甲、乙两个暖水瓶中温度计的度数没有明显的差距变化。通过实践和分析,棉花密封性较差,保温效果也差,容易散热,而且本实验的开展正值一月份左右,此时天气温度较低,瓶内温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最终导致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距不明显,对呼吸作用释放热量的这一观点缺少说服力。
2.实验装置复杂、气密性不好,影响实验效果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教材实验原型:将萌发的种子装入到广口瓶中。在瓶口塑料塞上插入一个塞着棉絮的漏斗和一个带阀门的导管。实验开始进行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拿掉漏斗上方的棉絮,向广口瓶子中注入清水。然后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观察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在演示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本实验装置有以下的几个不足:(1)只做了萌发种子的这一组,没有做煮熟种子的对照组,缺乏说服力;(2)实验装置繁琐,安装复杂,而且仪器中大部分是玻璃制品,易碎;(3)本实验装置的塞子、接口、阀门等仪器,易造成气密性不好,进而使实验的效果不理想;(4)实验重复操作性不高,两次实验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长,不利于教师开展连续的课堂教学;(5)需要的种子多,不符合节约原则。
3.蜡烛容易从燃烧匙上掉落
“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教材实验原型:甲、乙两个广口瓶分别装入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将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度适宜的地方,24h小时之后,观察点燃的蜡烛在两个广口瓶中的燃烧情况。在演示此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将燃烧匙伸进广口瓶的时候,发现了这样的问题:燃烧匙底部比较小而且是不平的,蜡烛很容易从燃烧匙掉落下来,影响该实验的正常进行。
二、实验改进
1.用带有温度显示的保温杯代替保温瓶
针对“植物的呼吸产生热量”的实验中,实验装封密性不好的问题。笔者选取两个相同的具有温度显示的保温杯,将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分别装到保温杯里。实验中观察到甲、乙两个保温杯的初始温度都是21℃,经过24h以,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杯温度示数升到26℃,而装着煮熟种子的保温杯温度示数仍然为21℃。这样对比明显的温度变化,学生更容易总结出植物呼吸作用能够产生热量的结论。
2.实验装置简易化,操作便捷
针对“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复杂、气密性不好,缺少对照组等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改进:取两个同样大小的注射器,分别装进等量的萌发和煮熟的绿豆种子。把橡皮管套在注射口上,然后用夹子把橡皮管夹住。四小时后,把橡皮管另一端插入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烧杯中,打开夹子,把注射器内气体推入到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观察石灰水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那组装有萌发种子的注射器,在把气体推进小烧杯后,原本清澈的石灰水变得比较浑浊,而装有煮熟种子的这一组,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由此总结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结论。本实验装置不但节约了种子,而且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操作演示后只需向空的注射器重新注入新鲜空气,大约半小时后即可重复演示该实验,上课教师在多个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不需要准备多套装置,减轻了老师上课前的工作量。
3.用木条替代燃烧匙和蜡烛
针对在“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中遇到的蜡烛容易从燃烧匙掉落的情况,笔者尝试用长大约15厘米的木条(可以网上购买)来替代燃烧匙和蜡烛。将燃烧的长木条伸进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火焰马上就熄灭了,而将燃烧的木条伸进装有煮熟种子的广口瓶中,木条继续燃烧,从此现象中就可判断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因缺少氧气而导致火焰熄灭,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的氧气。通过这个小小的改进,实验的操作变得更简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