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pdf

2024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4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专家共识要点(全文)

失血性休克(haemorrhagicshock)是指由出血引起机体有效循环血容

量减少而发生的休克,易导致器官功能受损并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multi-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而发生死亡[1,2]。

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致死率高,是最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因严重出

血导致的死亡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之一。美国每年有6万多人

因出血导致死亡,全球每年有190万人因出血导致死亡[2]。创伤的死亡

原因中有30%~40%是大量失血[1],失血也是严重创伤后可预防性死亡

的主要原因。快速恢复有效血液循环是组织细胞存活的基本保证[3],如

果延误最佳复苏时间,血液恢复灌流后,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仍会导致

不可逆的MODS。近年来,失血性休克诊疗领域发表了大量临床研究与基

础研究文章[1,2],但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的相关指南仍是空白。为此,中

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护理专家委员会联

合组织相关领域医护专家,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失血性休克

临床急救和护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了《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专家

共识》,简称《共识》。

本《共识》是基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证据,通过小组会议讨论设计共识框

架条目;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根据某条建议意见的共识

度超过75%,则认为共识意见达成的原则进行修改[4];确定最终框架后

撰写共识内容和推荐意见,推荐意见采用GRADE系统对纳入的证据质量

进行评价分级[5]。本共识遴选了国内47所医院的介入、急诊、重症、创

伤等多个学科的18名医疗专家与39名护理专家,并组建共识专家委员会,

对共识内容和推荐意见进行单独审改和线上集体讨论。最后总结16项推

荐意见,形成共识终稿,内容如下。

一、急救诊治原则

(一)早期识别

推荐意见1: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应遵循早期识别,快速止血和保

护器官功能并重的原则(1A级)。

推荐意见2:应结合病因、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温皮色、尿量、影像

学检查、实验室和体格检查结果等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识别、早重

视、尽快给予紧急救治措施,以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1B

级)。

失血性休克患者如救治不及时,将导致全身重要器官组织缺血缺氧

进一步加重,随之发生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异常等生理功能

紊乱。即使后期止血成功,器官功能仍难以恢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临床

死亡[6]。因此,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实施有效的医疗救治与

干预措施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对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因、病史、临床

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全面系统评估,确定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尽早

发现可能预示休克发生的相关指标,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启动多学科会诊,

以快速纠正休克状态、改善细胞代谢、保障组织灌注、恢复器官功能,降

低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循环通路建立与容量复苏[7,8]

推荐意见3:应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进行容量复苏,收缩压维持

在80~90mmHg(1mmHg=0.133kPa)以恢复并维持重要器官灌注

(1B级)。

推荐意见4:对于大出血控制与未控制的患者应实施不同的容量复苏策略

(1A级)。

1.复苏策略

失血性休克患者出血量较大,应及早进行快速输液、输血维持血容

量,改善微循环灌注。液体复苏目的是通过快速补充液体达到纠正血容量

相对或绝对不足。早期血流动力学支持是预防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MODS

的关键因素。(1)对出血已控制者,在心肺功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确定

性复苏,以恢复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稳定血流动力学;(2)对存在活动

性出血的患者,采取允许性低压复苏策略,待手术彻底止血后行确定性复

苏[1]。对于无脑损伤的患者,应将收缩压维持在80~90mmHg;颅脑损

伤和老年患者,低压复苏目标血压应适当提高,建议收缩压维持在100~

110mmHg。

2.输血与输液管理

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原则。抢救时,

文档评论(0)

132****99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