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考点规范练16海水的性质与海水的运动
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海水平均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2.南北纬60°附近海区盐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A.陆地淡水注入
B.海区封闭程度
C.洋流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答案:1.A2.A
解析:第1题,海水温度大体上自赤道向两极海区递减,①曲线符合;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赤道和高纬度海区递减,②曲线符合;海水密度大致上自赤道向两极海区递增,③曲线符合。故A正确。第2题,海水盐度的高低与径流汇入有关,淡水可以稀释海水,使盐度变低。60°N附近有欧亚大陆、北美大陆,众多河流汇入海洋。60°S附近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缺少淡水的注入,所以海洋表层平均盐度高。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模拟)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处海水温度低,主要原因是()
A.淡水注入 B.海水上泛
C.受陆地影响大 D.天气复杂多变
4.获取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状况,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BDS
答案:3.B4.A
解析:第3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地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可推测当地为夏季,夏季该地盛行离岸的西南风,受其影响甲处表层海水由海岸向外海流动,深层冷海水上升补偿,导致水温偏低,B正确。第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GIS注重数据分析,GPS和BD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RS可以获取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状况信息,A正确。
(河北蠡县中学检测)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下图为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6.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至水深1000米逐渐增大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答案:5.C6.B
解析:第5题,根据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是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第6题,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A错误;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正确;表层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故表层海水密度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大,C错误;寒暖流会对海水密度造成影响,D错误。
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做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聚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海浪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乙→丙→丁→甲
D.丙→甲→乙→丁
8.在海啸发生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对海岸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
B.产生大规模的堆积作用
C.可能诱发新的地震
D.产生新的褶皱和断层构造
答案:7.D8.A
解析:第7题,根据海啸形成原理,丙图表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做俯冲运动;甲图表示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聚弹性能量;乙图表示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丁图表示海浪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故选D。第8题,在海啸发生过程中,内力作用已转化为海浪外力作用,海啸移动速度快、潮差大、能量巨大,对海岸岩石、堤坝产生强烈的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弱,A正确,B错误。诱发新的地震及产生新的褶皱和断层构造主要需要内力作用,海啸诱发的可能性较小,C、D错误。
(湖南鼎城一中模拟)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完成9~10题。
9.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线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洋流流向正北
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
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
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
10.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强度变大的年份,则热带太平洋()
A.东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B.东部秘鲁渔场会大幅度减产
C.西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
D.西部沿岸台风次数减少
答案:9.C10.C
解析:第9题,图示洋流位于中低纬度且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则②洋流可能是位于澳大利亚西岸的西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考点规范练11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doc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1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1节 人口分布.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后习题 第2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2章测评 (2).doc
-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考点规范练40.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4章 第1节 常见地貌类型 (2).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4章 地球上的大气及其运动 考点规范练14 天气系统 (3).doc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doc
-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突破练 专题突破练七 人口与聚落 (2).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65世界主要国家.doc
-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69中国地理分区 (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