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6页共NUMPAGES8页
课时规范练69中国地理分区
(北京东城一模)10月20日,新闻媒体发布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从空间站拍摄的黄河入海口附近区域的照片(图1)。图2为1992年和黄河河口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1中所示地区()
A.以河流侵蚀地貌为主
B.多条支流汇入干流
C.是我国冬小麦的产区
D.气象、水文灾害少
2.图2反映1992年到()
A.河道出现明显摆动
B.陆地面积增长400平方千米
C.河流自北向南入海
D.河流北岸芦苇退化严重
(北京房山一模)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3~4题。
3.导致图中高原荒漠区与植被覆盖区年平均降水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
4.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黑龙江大庆三模)12月28日,库布齐沙漠新能源基地(下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新能源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是打造融合“规模化新能源开发、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电力跨省外送、沙漠生态治理”四大要素的系统性工程。据此完成5~6题。
5.作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基地,该项目在建设运营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技术过难无法继续
B.投资不足项目搁浅
C.生态挑战大而暂停
D.人力资源少而延误
6.该项目的建成能够()
A.促进银川和鄂尔多斯城市发展
B.实现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
C.改善上海和杭州大气环境质量
D.推动川渝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至此
(云南文山期末)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和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7.—该区域聚落空间演化的总体趋势是()
A.集聚扩大 B.分散迁移
C.趋于均衡 D.趋向高地
8.影响该区域聚落空间演化的主要自然驱动力是()
A.水源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9.该地的主要特色农产品为()
A.瓜果 B.茶叶
C.蔗糖 D.青稞
(江苏盐城中学模拟)冻土在我国分布广泛。气候是影响冻土分布的主导因素,影响着冻土的深度和分布范围。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四季0~320厘米土层深度平均地温分布图,甲、乙、丙、丁表示四个季节。据此完成10~11题。
10.深度160厘米以下,地温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1.全球变暖会导致东北地区()
A.地表升温幅度小于地下
B.季节性冻土消失
C.地温差值最大深度下移
D.冻土冻结期缩短
12.(山东德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共和盆地在北侧青海南山、南侧鄂拉山的地形构造下,呈现出上窄下宽的喇叭形地形。每年从11月开始至次年3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团翻越鄂拉山进入盆地后风速变化显著(下图)。盆地夏秋季盛行偏南风,降水集中在5—9月。有学者选取—共和站生态环境局监测点PM10(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全年春季PM10质量浓度最高,气象因子是该地PM10浓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描述共和盆地轮廓特征。
(2)从地形角度说明冬季大气环流翻越鄂拉山进入盆地后风速的变化。
(3)分析共和盆地春季PM10质量浓度较高的原因。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69中国地理分区
1~2.1.C2.A解析第1题,河流入海口附近地形平坦,以河流沉积地貌为主,A错误;图1地区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多地上河景观,没有多条支流汇入干流,B错误;黄河入海口在我国山东省境内,山东是我国冬小麦的产区,C正确;由于黄河泥沙进入平原地区后沉积下来,造成河床不断抬高,人们筑堤对黄河水进行约束,形成了地上河的现象,易泛滥,水文灾害较多,D错误。第2题,对比图2两幅图可以发现,黄河入海口处的河道相比于1992年的入海口处河道,明显向北摆动,A正确;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大致计算两幅图的实际面积是800平方千米,从1992—陆地面积增长的部分远远不到图幅面积的一半,B错误;河流自南向北入海,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北岸芦苇面积有所增加,D错误。
3~4.3.D4.C解析第3题,该区域位于45°N附近,为西风带影响区域,距海仅有180千米,但西部植被覆盖区与东部高原荒漠区紧邻,显示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第4题,该区域受盛行西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5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 考点规范练16 海水的性质与海水的运动 (3).doc
-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规范练31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考点规范练40.doc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4章 第1节 常见地貌类型 (2).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4章 地球上的大气及其运动 考点规范练14 天气系统 (3).doc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doc
- 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突破练 专题突破练七 人口与聚落 (2).doc
- 湘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课时规范练65世界主要国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