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正是由于乡土中国表现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疏离而又被卷入现代化

进程中,知识者和写作者才对乡土中国的状况给予了极大关注。传统

乡村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现代化必经的历史过

程。在文学领域,现代乡土文学正是乡土中国发生裂变的审美反映。

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现代化对乡土和乡土文学的影响,以及作家在

价值和审美两个层面对乡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回应。

如何认识和叙述乡土中国的“乡土性”,是乡土文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乡土性”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从

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区分了“乡土基层”以

及和“乡土基层”不同的“社会”。我们讨论乡土文学时关注的乡土,

大致是费孝通所说的“乡土基层”和“乡下人”。关于“乡土性”,

费孝通的解释是乡下人离不开泥土。无论是从社会学还是从文学角度

观察,“乡土性”都是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呈现的。费孝通形象地叙

述了这种关系:“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

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

的。”这便是人与土地的命运。进入现代以来,家、国、天下及三者

的伦常关系都在变化,维持乡村秩序的“礼”作为社会规范失去了原

来的有效性和坚固性。乡土中国是礼俗社会,又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

因而乡土中国被视为“传统”和“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些特点基本

决定了乡土中国和乡土文学的面貌。

尽管“乡土性”和“现代性”不是对应的概念,但“乡土性”是在“现

代性”的参照下被阐释的。知识界、文学界对“现代性”的反思通常

会带来对“乡土性”的重新认识。乡土文学和“新乡土文学”与中国

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自现代以来一直

在探寻自身的现代化道路。一方面,它不能自外于世界的现代化历程

和经验;另一方面,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具有独特的脉络和特色,

需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化叙事是一种关

于社会进步的想象或幻想,深受西方现代化理论支配。作为一种解释

性图式,西方现代化理论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政治功能、意识形态

诉求和文化意义,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实践是被排斥在现代化叙事之外

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现代化叙事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研

究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成为显学。学术界将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世界关联

起来,从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人的现代化、制度创新、经济增

长和社会变迁等方面入手,初步形成了讨论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框

架。而乡村现代化一直是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焦点,这是乡土文学

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从中国国情和文化出发,是接受“现代性”、

反思“现代性”、探寻中国“现代性”,以及讨论“新乡土中国”和

“新乡土文学”的前提。

只有在乡土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植根于乡土中国的乡土文学才会

有新发现和新书写。我们可以把因现代化冲击产生的乡土文学纳入现

代化叙事中,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生变化的“新乡土文学”

则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叙事。“新乡土文学”承接了现代乡土文学的

传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乡土文学的基础上,以巨大的热情

关注和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乡土中国”,由此改写了乡

土文学的历史。在历史维度上,“新乡土文学”在反思之中重述了乡

土历史,建立起现实和历史的关联性;在现实维度上,“新乡土文学”

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土地的命运,进入新时代后以乡村振兴为主题,

书写新的山乡巨变;在价值维度上,“新乡土文学”试图在前现代、

现代和后现代的冲突中,展现文化层面的乡土中国;在审美维度上,

“新乡土文学”在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同时,广泛吸收和融合其

他创作方法,在人物塑造、叙事方法和文本结构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

破。

在这一持续的历史过程中,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四十年

代的解放区文艺、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创作和八十年代以来的“新

乡土文学”,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条重要脉络。不同阶段的乡

土文学既有断裂也有联系,而非简单的新旧因素的更替。只有在长时

段中考察,才能在乡土文学的参照下命名“新乡土文学”。作为现代

化叙事的一部分,和现代乡土文学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土文学经

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变化和累积,具备了成为“新乡土文学”的条件,

其间蕴含了文学对乡土的再认识和对“新乡土”的新发现和新书写。

可以说,文学为乡土中国的现代化叙事打开了辽阔的空间。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