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粒细胞系统.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粒细胞系统

李顺义?卢兴国?李伟皓

巨原始粒细胞(彩图62)

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有时胞体过大,细胞形态也发生异常改变。

小原粒细胞(彩图63)

2个小原始粒细胞(右上方)和1个大原始粒细胞,可见少许颗粒或发育的高尔基体

巨早幼粒细胞(彩图64)

早幼粒细胞胞体较正常早幼粒细胞大,胞质中出现大量粗大的嗜天青颗粒。可见于某些感染、粒细胞缺乏症或使用粒(单)集落刺激因子后。

巨中幼粒细胞(彩图65)

胞体较正常中幼粒细胞大,胞核粗大,肿胀,核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丰富,颗粒减少。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巨晚幼粒细胞(彩图66)

巨晚幼粒细胞胞体巨大,直径可达30μm。胞核粗大,肿胀,核似巨肾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丰富,颗粒减少。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杆状核粒细胞(彩图67)

巨杆状核粒细胞胞体巨大,常为巨大马蹄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丰富,颗粒减少。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分叶核粒细胞(彩图68)

巨分叶核粒细胞胞体增大,胞核分叶过多,常为6~9叶甚至更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有时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标本中易见。

中毒颗粒形成(彩图69)

中毒性颗粒常出现在中性粒细胞胞质中,较中性颗粒大,大小不一,分布不均,染蓝黑色,常与空泡变性同时出现。常见于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代谢性或化学药物中毒。

Jordan异常(彩图70)

Jordan首先在同一家族中发现白细胞有空泡现象。血象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率高,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也有空泡。由于其不伴有中毒性颗粒,容易与感染时的白细胞空泡相鉴别。Jordan异常又称白细胞空泡症或中性脂肪贮藏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油红O染色为阳性,临床上较少见。

空泡变化(彩图71)

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胞质不出现空泡。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见单个、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一般多在胞质中,有时也可出现在核上。

D?hle小体(彩图72)

D?hle小体又称蓝斑,为中性粒细胞胞质保留的嗜碱性区,圆形或梨形,灰蓝或天蓝色,呈云雾状多位于细胞边缘。常见于严重感染、中毒、大面积烧伤等。

Auer小体(彩图73)

Auer小体多为杆状或梭形,1条或多条甚至成柴棒状,紫红色,系嗜天青颗粒融合而成。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1~M6)的特异性标志。

柴棒细胞(彩图74)

异常早幼粒细胞胞质中出现数条或数十条紫红色Auer小体,可交叉排列似柴棒样。“柴棒细胞”见于AML-M3。

异常中幼粒细胞(彩图75)

胞核、胞质发育失衡的中幼粒细胞为胞核大,椭圆形;核染色质细致,核仁大而明显;胞质丰富,浅粉红色,充满中性颗粒,具有“核幼胞质老”的特征。常见于AML(尤其是M2、M4)、MDS和MDS-MPN。

Pelger-Hu?t畸形(彩图76)

Pelger-Hu?t畸形粒细胞为中性粒细胞核少分叶或不分叶,胞核呈哑铃状,胞膜肿胀,染不分叶,也可呈电话筒状。见于MDS、AML、粒细胞缺乏症和先天性Pelger-Hu?t畸形等。

粒细胞核固缩(彩图77)

核固缩是核变性的特点之一。细胞核发生固缩时,核被染成深紫黑色块状物。核固缩常见于MDS、严重感染、中毒。

May-Hagglin异常(彩图78)

中性粒细胞中含有包涵体,多为云雾状蓝斑,形状多不规则,分布在胞质及核的周边,数量不等,多为1~3个,偶见对称分布的蓝斑。粒细胞包涵体常伴有巨大血小板形态学特征及血小板数减少。可见于May-Hegglin异常。

Chediak-Higashi颗粒异常(彩图79)

骨髓中原粒细胞不见异常颗粒,早幼粒细胞含有粗大紫红色颗粒,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颗粒大小不一,一个或多个,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异常颗粒为灰褐色~灰紫色。?

Chediak-Higashi颗粒异常(彩图80)

嗜酸性粒细胞含有的异常颗粒粗大,呈灰褐色~灰紫色,单核细胞有的也含有巨大嗜天青颗粒。淋巴细胞绝大多数含1个巨大嗜天青颗粒,直径1~3μm,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呈紫红色,偶见2个巨大颗粒者。可见于Chediak-Higashi综合征。

环形杆状核粒细胞(彩图81)

有的为胞核中间内陷呈空洞状,有的为胞核中间内陷并进一步收缩呈环形杆状核。可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DS、巨幼细胞性贫血。

双核粒细胞(彩图82)

双核粒细胞:从早幼粒细胞至杆状核粒细胞各阶段中,可见粒细胞为双核对称“八”字形排列,双杆状核粒细胞的杆状核并行排列。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DS等。

病态粒细胞(彩图83)

左上为畸形分叶核粒细胞,右上为巨大多分叶核粒细胞,左下为双核幼粒细胞,右下为明显大小异形的中幼粒细胞,见于髓系肿瘤。

病态粒细胞(彩图84)

左上、右上为非特异性颗粒缺乏的异形双核、多核早幼粒细胞,左下为颗粒缺乏的中晚幼粒细胞,右下为幼粒细胞胞质染色过红,有异常均质性

文档评论(0)

朝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原版文件原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