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智慧美文蟋蟀的歌.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4

蟋蟀的歌

蟋蟀的歌

选自《昆虫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肖等译。有删节。

法布尔

现在解剖学插进来,突然对蟋蟀说:“把你的乐器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和一切确有价值的东西一样,蟋蟀的乐器其实很简洁。它和蚱蜢的乐器基于一样的原理:一条带齿的弓,一块振动膜。

与我们看到的绿蚱蜢、蚱蜢及它们的近亲相反,蟋蟀的右鞘翅盖住了左鞘翅,几乎把它包得密密层层,只是一边身体上有突然冒出的几线皱襞。蟋蟀与上述昆虫不同的是,它惯于使弄右鞘,而那些虫子使弄的是左鞘。

蟋蟀的两个鞘翅结构几乎完全一样。了解了其中一个,也就知道了另一个。那么我们就来描写右鞘吧。它几乎平贴在背上,到了体侧突然折成直角斜插下去,翅端紧包着腹部。翅翼上现出平行的斜纹。背上有些乌黑的牢固的肋条,看上去像是一幅困难的怪异的图案,有点像阿拉伯文字。

鞘翅是透亮的,稍稍带点红色。只有前后两个连接处颜色稍浓一点。前面一个大点,呈三角形;后面的小些,呈椭圆形。每一处都有一条粗粗的翅脉,并且现出细细的皱纹。前面那处并且有四五条加固用的人字纹,后面的则有一条弓形的拱纹。这两处地便利是发声部位。它们的皮膜的确比别处薄一些,透亮一些,虽说颜色要比别处深些。

前面四分之一的部分光滑,微呈淡红色,由两条并行的弯曲脉线与后面隔开。两条脉线之间凹陷下去,里面并列着五六道小黑皱纹,就像是一架小梯子的梯级。左边的鞘翅与右边的完全一样。这些皱纹构成摩擦翅脉,它通过增加琴弓的摩擦点来使振动更为频繁。

在鞘翅反面,梯级凹陷两边的翅脉中,有一条变成了锯齿状的肋条。这就是琴弓。我数了一下,约有一百五十个尖齿或者三棱角,都是特别精确的几何学形态。

这的确是特别精致的乐器,比蚱蜢的琴弓好多了。琴弓上一百五十个尖齿与另一个鞘翅上的梯级相咬合,就使四个发声器振动发音。下面两个发声器是通过干脆摩擦,上面两个是借助摩擦工具的振动而发声。四个发声器,这是多么洪亮的声音啊!蚱蜢只有一个小小的发声器,发出的声音只传得几步远;而蟋蟀有四个音箱,可以把歌声送到几百步远的地方。

论声音洪亮,蟋蟀可与蝉儿一比高下,但是不像蝉儿的声音那样嘶哑、烦人。更妙的是,这个得天独厚的虫儿还擅长抑扬顿挫。我们说过,两边鞘翅在贴着肋边的地方有一条宽宽的卷边。这就是制振器。卷边垂下来的程度确定声音的强度。这样一来,蟋蟀便通过调整卷边与松软腹部的接触面积,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放声高歌。

两个鞘翅完全一样,这点值得留意。我清晰地看出了上面的琴弓和下面被琴弓振动的四个发声器的作用。可是下面那个,即左边鞘翅的琴弓有什么用呢?它没和任何东西摩擦,它虽然和右边鞘翅的琴弓一样,也有尖齿,可是没有接触点。它完全是个废物,除非把它与右边的琴弓倒换位置,把原来在下面的换到上面来。

两把琴弓倒置以后,乐器完备的对称将会再现原来必不行少的机械动作,使蟋蟀能够用目前无用的尖齿摩擦出奇妙的声音。它会像运用原来的琴弓一样运用新换上来的琴弓,它的声音还是那样奇妙。

可是蟋蟀能不能做这种调换呢?它能不能轮番运用两把琴弓,让两把琴弓交替休息,好延长演奏时间呢?或者至少有没有老用左边琴弓的蟋蟀呢?

我依据蟋蟀鞘翅严格的对称性,希望会看到它轮番运用两把琴弓的情形。可是视察下来使我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假如有一只蟋蟀违反普遍规则,那我是绝不会觉得意外的。可是我视察了很多蟋蟀,发觉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右边鞘翅盖住左边鞘翅。

我们试着插进来,用人为的方法去做自然条件不愿为我们做的事情。我用镊子尖当心翼翼地把蟋蟀的左鞘翅放到右鞘翅上面。只要手指敏捷,不急不躁,做这件事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当:蟋蟀的肩膀没有脱臼,皮膜也没有弄皱。即使是蟋蟀自己来倒换,也不行能做得更好。

琴弓倒置以后,蟋蟀会唱歌吗?我差不多是希望它唱的,因为种种迹象都让我有这种希望。不久,我就发觉自己错了。蟋蟀有一阵子是宁静的,但不久它就觉得不舒适,于是又把琴弓换回原来的状态。我又试了一次,还是失败了,蟋蟀的固执战胜了我的执着。倒置的鞘翅总是回复原位。看来此路不通。

要是在鞘翅刚长出来时就把它们倒置,结果会不会好一些呢?眼下,这些蟋蟀长成成虫了,皮膜硬了,不简洁变更位置。应当在一起先就调摆料子,等到褶子定型了再动手就难了。当器官初生、可塑性强的时候动手会有什么结果呢?事情值得一试。

于是我把留意力转向幼虫,亲密留意它蜕皮的时刻,因为这可以说是它的其次次诞生。这时它将来的翅膀和鞘翅像是四个薄片,其形态、大小都让人想起奥凡涅那地方做奶酪师傅的短上衣。多亏我的勤勉啊,我虽然错过了蟋蟀初生的时刻,却终于有运气赶上了它蜕皮的时刻。五

文档评论(0)

157****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