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题:虽有嘉肴》课件.ppt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题:虽有嘉肴》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虽有嘉肴;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走近作品;本文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读准字音;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精读课文探究内容;这篇短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我们现代教育理念里的“教学相长”,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促进,“教”和“学”是两个主体;而课文所说的“教学相长”,“教”和“学”是对同一个主体而言的,指教师自身的学习与他教导学生的教育实践都是一种学习,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既强调教育者自己要亲身学习,体验道,了解自己的不足,并自我反思,同时强调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也会深化认识,发现自己理解上不透彻的地方,并努力改进。;本文的句式特点是什么?试举例加以分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选自《孟子》);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有嘉肴》先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然后用两个“然后能……”的句式,说明“学”与“教”的两种情境,再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

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连用铺排,强化了说理的效果。;拓展阅读;《礼记·学记》中的格言警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拓展阅读二;【译文】

玉不雕琢,就不能成为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君王建立国家,统治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兑命》中说“始终想着学习”,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课堂小结;同学们,《礼记》中很多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气势磅礴、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它对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谈了对“教”与“学”关系的深刻认识,希望对我们的学习有所启发。;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云一就是云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