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幼儿的感知觉实推理.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的感知觉实推理

一、发展幼儿智力要从培养感知能力开始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反映物体的个别属性,如通过眼

睛看到颜色,这是视觉;通过耳朵听到声音,这是听觉。而把物体的

各个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我们看到了

猴子的动作、皮毛颜色,又听到了猴子的叫声,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对

猴子的总的形象,这就产生了对猴子的知觉。幼儿时期的感知觉主要

有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以及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

等。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

程,在感知觉中占有重要地位。

幼儿感觉和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门户。幼儿是世界

的新客,周围许多事物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新鲜的,都有待于去

认识;而幼儿认识每个新事物,都不能象成人那样,看一下书或听别

人介绍一下,就可以对事物有个初步的认识。幼儿需要用各种感官去

接触事物,对它们进行直接的感知才能认识。比如:苹果、葡萄、核

桃的不同,幼儿是在对它们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亲口尝一尝中

认识的。孩子们把木块和铁钉放到水里,看到木块总是浮在水面,而

铁钉总是沉到水底,久而久之,逐渐就懂得了物体沉浮和物体重量的

关系。孩子们在夏天多次看见天空出现了乌云,感觉到很闷热,随之

闪电霹雳,又听到雷声轰隆,继之大雨瓢泼而下,这一情况反复多次,

他们就知道了雨前的一般征兆。正是因为幼儿对每个新事物的认识,

总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此人们通常称感知是幼儿心灵的“门户”,

是幼儿认识的来源。

感知不仅是幼儿认识的第一步,同时还是幼儿其它较复杂的、高

级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感知为记忆、想象、思维等提供感

性材料,幼儿就不可能产生、发展他们的记忆、想象和思维等。举个

例子来说,幼儿只有看见过各种各样的苹果、桔子、梨、桃及西瓜等,

才可能在脑子中留有它们的形象,产生“红红脸盘象苹果”之类的想

象,也才可能有“水果”这个概念的掌握和“这是苹果”,“西瓜是绿

颜色的”,“桔子是一种水果”等判断。因此,要发展幼儿的记忆、想

象和思维,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首先要发展他们的感知能力,从发

展感知入手促进幼儿整个智力水平的发展。

二、幼儿观察的特点

三岁以前儿童的知觉主要是无意的,没有目的的,因此谈不上什

么观察。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观察力开始发展,在正确的教育下,

逐渐由缺乏目的性转变为相对独立的、有目的、有组织的过程,形成

初步的有目的、有方向、自觉的观察能力。但就整个发展来说,幼儿

观察力的发展还是不够的,他们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精确性、概

括性、组织性等都还不强。

下面,具体谈谈幼儿观察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学前初期幼儿常常不能进行自觉的、有意

识的观察。他们的观察或事先无目的,或易在观察中忘记了目的,很

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兴趣的影响。比如,有这样一张图片,

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其中一个小朋友的衣服扣扣错了,鞋也掉

了一只。请幼儿从画上把这个小朋友找出来。小班幼儿常常不能完成

任务,他们会被画上那些好玩的玩具所吸引,而完全忘记观察的目的。

中、大班,幼儿的观察目的性有较大提高,在我们的观察实验中,有

78%的中班孩子和93%的大班孩子可以完成观察任务。

(二)观察的精确性。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也往往不够仔细、认

真,常常是粗枝大叶、笼统、片面。他们能看颜色鲜艳、位置突出、

新鲜、有变化的物体,看不见虽然能代表事物实质但却不显眼、不突

出、比较细致的部分,有时甚至发生错误。如小班幼儿把柿子当成西

红柿,分不清蜜蜂和苍蝇、绵羊和山羊的事常有发生。通过教育,中

班孩子能逐渐比较精确地观察事物,能发现众多小朋友中哪个唱错歌

了;动物园里一共有几只猴子,几只熊猫,几只松鼠,就是躲在树上、

藏在山后的小动物,也能找出来。

(三)观察的持续性。学前儿童,特别小班孩子的观察常常不能

持久,很容易转移注意的方向和对象,到中班,特别是大班,幼儿的

观察时间才能逐渐增加。有个实验表明:三、四岁幼儿对图片的平均

持续观察的时间只有六分八秒,五岁的儿童增加到七分六秒,六岁达

十二分三秒。可见,学前儿童观察的持续时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

步提高的,特别是六岁儿童,观察的持续时间有明显的增加,进步较

大。

(四)观察的概括性。学前初期儿童观察时,常常不能把事物的

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因而也不能发现各事物或事物组成部分之间

的相互联系。当你给幼儿看两盘萝卜头,其中一盘泡在水里,

文档评论(0)

189****6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导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