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读后感(精选10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NUMPAGES2

《球状闪电》读后感(精选10篇)

《球状闪电》读后感1

“美妙的人生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出自《球状闪电》,刘慈欣所作。

自从他人推荐买下这本书后,我就迷上了它,对它爱不释手,两周时间便风卷残云地阅览完了——这,就是科幻的魅力啊!如今回味起来,我发现,在复杂硬核的物理知识下,是不同的人的钻研史。

主角是一名孤儿,父母在他12岁生日那天被突如其来的球状闪电击杀成一堆骨灰,然而,他们的椅子却毫发无伤,死一般的冰凉。从此,主角踏上了解开球状闪电之谜的旅程,为此献出他的一生。这条路上,他会遇到同样追逐球状闪电的张彬教授,独具个人魅力研究新概念武器的林云少校。在废弃的3141基地中听沧桑的老毛子诉说他的往事,也会在雷电研究基地与神神叨叨的丁仪共同工作。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为一个项目付出一生,只不过命运给予他们不同的结局。

就像张彬,他和他妻子身为科研工作者,偶然地见到球状闪电,便不停地去追求它。光阴如流水般飞逝,他妻子因过于急切地研究球状闪电而在一次研究中不幸牺牲,张彬孤身一人奋斗三十多年,数学模型演算了一遍又一遍,存放盒都排了一整堵墙,仍然无突破。他的妻子,就像航海家葬身海洋,死得其所。而张彬,却在一次次失败的痛苦中,得不到任何回报。宛如一个大难不死却全身残废的植物人,他没有死,但他活着又有什么意义?相似的经历也在老毛子身上发生。所以,人生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用其一生走的路,到头来却发现开始时便已走错,而正是这些人,让后来者找到了正确的路。是球状闪电告诉我钻研路上必有牺牲。

比起前面所说的,物理学家丁仪就成功得多。整本书自从他的出现就有了升华。在故事情节上,丁仪的出现使球状闪电的性质之谜迎刃而解,让雷电研究基地的武器开发项目更进一步。在知识层面上,他将我带入了一个更大的世界,那里的电子有篮球那么大,而原子核则在它几百公里之外,而我们,只不过是宏观宇宙中的’一个原子。正如书中人物所说,丁仪这个物理直男,就是超人,超脱于世,不识人间烟火。然而,在本书结尾,这个有点神经质的人竟也有了女朋友。这也是他的一个突破啊!球状闪电告诉了我,你不向前迈步,怎能知道世界的美妙呢?

其实,钻研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相反,惰性自我们呱呱坠地时便将伴随我们一生。然而,人类是懒惰的,又是好奇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世界的宏大。小时候,蹒跚地走在小区里,我会感到小区大得让人迷茫;之后,我们望向大海,会感叹它一望无际。如今,望向漆黑的夜空,我们知道,这后面藏着无数的恒星,无限空间,而自己,又是多么渺小!此时,钻研的种子在心中萌芽,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罢了。所以,钻研使我们有了一双好奇的眼,和一颗坚持的心。

因为无知,我们不得不求知,而越是求知,越感到自己的无知。世界这么大,有这么多未解之谜待我们解决。我觉得,这本书更是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的致敬。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开启你钻研的征途。不管目的地是多么虚无飘渺,都一往无前。美妙的人生需要钻研,趁尚未老去,就赶紧启程吧!无论结果将我们导向何处,在路上的你永远是最美的!

《球状闪电》读后感2

这本书是最近搬家过程中发现的,以前没读过的书都被我搬到新书架上,等着一本本的读完。

一天,准确的说是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有空就看的状态一口气读完的。

刘慈欣的三体,我之前读过也写过,觉得这个人太牛了,靠自己的想象力创建了一个宏伟的宇宙视觉的体系。这本球状闪电,目录前有这么一句话”本书中对球状闪电特性和行为描写均已真是历史记录为依据”这才是你看完后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是虚构的,然而有那么真实。我一直都说矛盾同时存在的都是厉害的,虚构和真实同时存在的感受,足以说明这本书的厉害。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在15岁生日之夜,遇到球形闪电,父母意外双亡开始的。球形闪电在一瞬间穿过书柜,冰箱把父母变成灰,而书柜和冰箱甚至父母坐过的凳子都是完好无损的,而冰箱里面的生的事物都熟了,而主角陈博士的贴身衣服被烧成灰,而身体无恙,一切就从这种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开始。

从此,陈博士开始追逐球形闪电的真相。学气象,发现其实要学电磁学和物理,发现要建立模型,更该学的是数学。一个大学生,没有那个年纪的生活,只泡在图书馆学这些艰深枯燥的理科。书里的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情景的描述都很有深意,也很有用,是很多后续的’伏笔。

印象深刻的就是:图书馆中的姑娘最后和陈博士结婚了。多年后回到房子中,发现了家中没有那么多的灰,以及一半黑一半白的头发,揭露了被球形闪电击中的人,是以一种宏状态存在,活在另一个肉眼不可见的云状态,只有有任何“观察者”云塌陷,人消失。包括后来陈博士的导师张彬的手稿有已故妻子的笔迹,甚至陈博士的墓碑

文档评论(0)

139****76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