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2273.2-92
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厂二段转化及制氢装置使用的Z203、Z204、Z206型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
剂系列产品。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HG2273.4天然气一、二段转化催化剂试验方法
-3技术要求
3.1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
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列于表1和表2,定期检验。表1主要物理性质
型号
外观
外径
内径
长度
堆密度
公称尺寸mm
kg/L
Z203
瓦灰色环状
19
9
19
1.10~1.20
Z204
Z206
表2主要化学成分
%(m/m)
型·号
氧化镍
NiO)
氧化铝(Al?O?)
氧化钙
(CaO)
≤
氧化镁
(MgO)
≤
氧化硅(SiO?)
≤
氧化铁(Fe?O?)
≤
氧化钾+氧化钠
(K?O+Na?O)≤
烧失重
游离水
Z203
12.0
70
17.0
0.2
0.35
0.30
一
一
Z204
14.0
55
10.0
一
20
5
Z206
12.0
84
3.0.
一
一
一
3.2技术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2-03-03批准1993-01-01实施
HG2273.2-92
5
在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下,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的质量必须达到表3所列技术指标。
表3系列产品技术指标
型号
氧化镍
(NiO),%
活性
颗粒径向抗压碎强度
一级品
合格品
平均值
N/颗
低于180N/颗的
颗粒百分率,%
≤
干转化气中甲烷体积含量,%≤
Z203
12.0
21.0
23.0
350
5
Z204
14.0
400
Z206
12.0
350
4试验方法
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的活性、颗粒径向抗压碎强度、主要化学组分按照HG2273.4
进行试验。
5检验规则
5.1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的质量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产品都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
5.2在正常生产中,产品按批量检验,每批代表量不超过10t.
5.3产品的检测样由质量检验部门专人随机取样。取样单元数按产品包装桶总单元数立方根的三倍开桶取样,即3×VN(N为总桶数),如遇小数时,则进为整数。从打开的桶中各取出相同颗数共约3L的样品,经充分混合均匀,以缩分法分为化学组分分析样,活性、强度检验样,备考样和保存样,分别装人样品瓶内密封,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型号、批号、代表量、取样日期、取样人等。其中保存样至少需保存一年,以备核查。
5.4产品检验不合格时,应对有关检测装置,仪器、仪表、化学试剂等进行检查校验,并重新检测。若第二次检验合格,仍需进行第三次检测,如第三次检测也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质量合格。如第二次或第三次再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凡不合格产品均不准作为合格品出厂销售,不得与合格品混装人库。
5.5重新检验时可按本标准5.3条重新取样,按第4章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5.6判断测定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
5.7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需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复验,或请有关单位仲裁。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系列产品应包装在能防潮、防污染的铁桶内。包装桶外壁必须刷上灰色或灰白色油漆。每桶内装催化剂40~50kg.
6.2包装时要注意密封,包装容器内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该合格证上应有检验人员盖章或代表标志。
6.3包装容器外面应刷有牢固的标志,写明催化剂型号、名称、批号、毛重(kg)、净重(kg)、商
HG2273.2—92
6
标、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称,并醒目标明GB191中图6*怕湿”标志和图8“禁止滚翻”标志。
6.4包装好的产品,应贮存在干燥的仓库内,严防污染和受潮。
6.5运输装卸时,严禁摔滚和冲撞,在运输中,要有防雨设施。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化肥催化剂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
本标准由西南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寇开溥、陈长云、吴且毅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