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经络的概念
2.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3.经络系统的组成
4.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5.经络的生理功能(作用)
6.经络的病理变化
7.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经络的概念;经:指经脉,有纵丝、路径之义,为经络系统的主干,纵行的,分布在人体一定部位,分布较深,深入体内与脏腑相联系。
络:指络脉,有网络之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横、斜行的,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分布较浅,多散布在体表,联系经筋和皮部。;1.3经气;2.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2.3经络学说的形成
形成的途径:①针灸等刺激的感应和传导的观察;②腧穴疗效的总结;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④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形成过程:①先穴后经说;②先经后穴说;③经穴孤立发现说。
形成的标志:战国时代《黄帝内经》的完成。;3.经络学说的发展;4.经络系统的组成;;4.1十二经脉
;体表分布规律: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是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等等;在四肢又通过络脉的衔接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这样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络属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系:十二经脉除与脏腑相属络外,尚与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相联络。
循行走向与交接: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第14页/共49页;交接: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都通过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第16页/共49页;流注次序:由于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所以就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流注次序是: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
作用:主要是联系脏腑、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第18页/共49页;4.2奇经八脉;特点:①不隶属于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但与奇恒之腑有密切关系;②除任、督二脉有自己独立的腧穴外,其它六条经脉本身无腧穴,只是寄于十二正经中;③循行错纵于十二经脉之间,与正经在多处交会。
作用:①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②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循行及作用特点:①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阴脉之海”。②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阳脉之海”。③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④带脉:约束纵行躯干诸条经脉。⑤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⑥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维脉主一身之表里。⑦阴跷脉。⑧阳跷脉:阴阳跷脉主持阴静阳动,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第22页/共49页;十四经: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其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4.3十五络脉;4.4十二经别;4.5十二经筋;4.6十二皮部;6.经络的生理功能(作用);7.经络的病理变化;8.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二、腧穴总论;1.腧穴的概念
2.腧穴的起源与发展
3.腧穴的分类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时间序列分析——基于Python》 课件全套 王燕 第1--7章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发展概述---多元时间序列分析.pptx
- 电商网红达人带货合作协议电商与达人签署.docx VIP
- 政治选修:专题一知识点汇总.doc VIP
- 2024年政务行业大模型发展洞察.pptx
- 绿植租摆服务租摆绿植养护实施方案.doc
-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发展 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ppt VIP
-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期末课后习题.docx
- Java教学设计教案.docx
- 《电子商务模式》考试复习题库(重点200多题).docx
- 一种新型磁性羧基功能化缺陷COF的制备方法及其吸附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