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DB510100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DB510100/T254—2018
社区(村)应急能力建设规范
2018-01-01发布2018-01-01实施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10100/T254—2018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2
5.1领导机构 2
5.2应急响应队 2
5.3管理制度 4
6应急预案 5
6.1预案编制 5
6.2预案演练 5
7应急场所、设施设备和通道 5
7.1应急避难场所 5
7.2应急值班室 6
7.3信息管理平台 6
7.4应急标识 6
7.5应急通道 6
8应急物资储备 6
8.1社区(村)储备 6
8.2家庭储备 7
9日常应急管理 7
9.1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7
9.2应急宣传培训 9
10应急处置 9
10.1先期处置 9
10.2协助处置 10
10.3善后处置 10
11灾后重建 10
12考核评价 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个人及携带设备与物品 11
II
DB510100/T254—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晓阳、傅锐、黄凌峰、杨荷、郭馨、郭琼琼。
1
DB510100/T2542018
社区(村)应急能力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区(村)应急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场所与设施设备和通道、应急物资储备、日常应急管理、应急处置、灾后重建、考核评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各社区(村)开展应急能力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173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51143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DB510100/T143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
DB510100/T236.1成都市应急信息资源共享规范第1部分:数据采集
DB510100/T236.2成都市应急信息资源共享规范第2部分:数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突发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2
应急预案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4基本要求
4.1社区(村)应急能力建设的责任主体是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执行主体是社区(村)居(村)民委员会。社区(村)居(村)民委员会应在区(市)县政府应急办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具体组织实施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2
DB510100/T254—2018
4.2社区(村)应急能力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源头管理、因地制宜、建章立制、整合资源、发动群众、鼓励参与”的原则。
4.3应完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区域协同、城乡协同、行业领域协同和军地协同,应急管理部门应与综治、民政、卫生、安监、消防、食药监、人防、防震减灾、气象等部门及工、青、妇、残等群团、慈善组织共驻共建共享共治,集成资金、人力、物力统筹联动推进社区(村)应急管理工作。各单位应责任明确、统筹安排、协调配合。
4.4应充分组织动员社区居民、社会组织(机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服务,可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提升社区(村)应急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
4.5应将社区(村)应急能力建设纳入社区(村)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T 5172-2024 雨水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标准.docx
- DB5115T 145-2024 桑园套种长裙竹荪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33T 32-2019 藏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ocx
- DB5133T 36-2019 酿酒葡萄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5133T 37-2019 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33T 39-2019 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docx
- DB5133T 41-2020 甘孜州降雨量分级.docx
- DB5133T 63-2022 牦牛标准化育肥场布局及圈舍建设规范.docx
- DB5133T 64-2022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5133T 65-2022 酿酒葡萄花果管理技术规程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