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741
【理论探讨】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五虚勿近,五实勿远”新释释
冯文林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510515
摘要:古今对《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中五虚”“五实”的释义,多释为五体”的虚实、五脏”的虚实
等含义。今人参照历代医家的注释演绎出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为治疗五虚”五实”多种具体补泻方法的运用。五虚勿近,
五实勿远”所在原文语境强调的是针刺治疗,《素问•调经论篇》载有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的诊治也较为符合五虚勿近,五实
勿远”的主旨,但五虚”和五实”仍可以泛指虚实之证;结合《黄帝内经》相关原文推断勿近”勿远”,体现了五虚”“五实”的
治疗是可以由具体针刺操作和方药补泻,向重视取穴远近若一”和方药配伍原则等医疗实践过程进行发展演变的。
关键词:《素问•宝命全形论》;调经论;五虚勿近;五实勿远
中图分类号:R2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2012-1741-02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由《素问》和邪”[6]。第四,“五虚”“五实”指代体质的盛衰。石
《灵枢》两部分组成,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医学典晓理[7]等发挥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用药如用兵
籍,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和学习,同时对其研究更是论》所言“虚邪之体”“实邪之伤”,认为“五虚”“五
层出不穷。然而,由于《内经》成书久远,历代医家实”并非等同于虚证、实证,“五虚”指患者体质较
对其字词句的注释也莫衷一是。笔者在讲授《针灸弱、身体即精神状况较差,“五实”指患者病势
医籍选读》时,对《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五虚勿亢盛[9]o
近,五实勿远”有与以往不同的理解,现论述如下。1.2“五虚勿近,五实勿远”多视角释义
1“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的古今释义古今对“五虚勿近,五实勿远”(《素问•宝命全
1.1“五虚”“五实”古今释义形论篇》的争议也主要集中在“勿近”“勿远”等多
首先,“五虚”“五实”释义为“五体”虚实。杨种具体补泻方法的运用方面。首先,杨上善注曰:
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注释《素问•宝命全形论“此五者虚,勿近泻之;此五者实,勿远而不泻。⑴”
篇》所载“五虚勿近,五实勿远”中的“五虚”“五实”所以今人据此指出,五脏正气俱虚之证,泻下不可过
曰:“五,谓皮肉脉筋骨也。⑴”其次,“五虚”“五实”于猛急(近,急也;五脏邪气俱实之证,泻下不可迟
以“五体”虚实指代“五脏”虚实。按照《素问•六节缓(远,缓也[9]o其次,《素问注证发微》注曰:“但
藏象论篇》载有的五脏各有所充,故《素问注证发五虚勿可以近速,恐实邪之尚留;五实勿可以迟远,
微》注曰:“人有五虚,五脏皆当至于既实而后可以恐正虚之难复。至其已虚已实,可以发针之际,则所
去针;人有五实,五脏皆当至于既虚而后可以去间特止瞬息耳丿5]”于是,后人发挥为虚证正气难以
针丿2]”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一五”“十二五”恢复,所以不可近取;实证邪气容易侵袭,所以不可
“十三五”《针灸医籍选读》规划教材[3-4]以及人民卫以远攻[2]o第三,《类经•针刺类》注曰:“虚病不利
生出版社“十三五”《针灸医籍选读》[5]中,都引用了于针,故五虚勿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