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阅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课例式解读初中
语文》心得分享
挽一米暖阳,携一缕清风,行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每一行脚
印都亮丽成涟漪的诗行。从10月19日起,我认真阅读《义务教
育课程标准(2022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学习中对“情境”
“情境教学”颇有感触。
“情境”是2022版新课标中的一个高频词,相比较2011版,
新版课标高度重视情境在课程中重要作用。基于情境的学习是落
实素养立意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条件。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无
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还是教学评价的实
施,都应该重视情境,尤其应该是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语文学
习为何需要情境?有学者总结:“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很多学科知
识或技能,之所以无法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关键就在于学校学习
活动所依存的情境被过于人为地简化和抽象化,丧失了语文课和
现实生活的连结”语文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生活、工
作、学习的需要而存在的,因此校内的学习必须指向现实生活中可
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境,不能片面地埋头于故纸堆中,沦为存储知识
的冷冰冰的容器。
虽然在新课标中,没有对什么是情境做出明确的定义,在我看
来,“情境”就是教师为学生在语言实践运用过程中创设的一个生
活场域。这种场域要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在体验中能够有效唤
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情感,在场域中能够促进学生通过语言运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解决问题。
那在教学中,如何创设贴近学生真实的情境呢?我有些许思
考。
第一、真实的情境设计要能够引领学生沉浸到语言文字中。
这样的情境必须围绕语言文字设置,必须领着学生往语言文
字里面走,而不是让他们游离于文本之外,追求语言文字之外的热
闹。目前很多设计流于形式,为情境而情境,不但没有提高学习的
效果,反而导致了语文的泛化!好的情境设计应该是能自然而简约
地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的。设计《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和《壶口
瀑布》群文阅读教学时,贾书琴老师设置了“三行情诗,告白伟大
江河”的活动。请学生用短短的三行诗来表达对伟大江河的情感,
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一起抒发情怀,交流思想,感受文章语言
的无穷魅力。
第二、真实的情境设计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旨归。
设置真实情境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语
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的
综合体现,所以,设计真实的情境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当下
或者未来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的品格和能力。换言之,就是
通过真实情境的设计,使学生更好地积累语言经验,梳理语言规律,
从而培养语感,体悟语理。如在教学《背影》一文,刘艳红老师不
仅引领学生沉浸在送别的画面中,还要求学生给《背影》拍照片和
加底色,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主动深入的研读课文。教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伟大的悲剧》,我让学生制作纪念册,为《艾青诗集》设计手工
插图,同样是基于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深入文
本深处,不深入,纪念册是制作不出来的,手工插图也无法精准到
位的绘制出来。
第三、真实的情境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
情境设计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否则就可能成为“无情”之情,让学生味同嚼蜡。教学《石壕吏》
一文,我以这首诗为剧本,将它改编成一部微课本剧,参加全市举
办的微课本剧线上大赛。请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