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说课《过新年》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
级上册第九单元中的学唱歌曲《过新年》,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
乐综合课,一课时。
一、说教材
《过新年》是一首具有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节奏特点的儿童歌
曲。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歌中模拟锣鼓声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
出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按照课
程的进度,这时正值新年来临之际,学生怀着对新年的企盼学习本课,
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
标:
知识目标:通过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
力度的变化。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
乐为歌曲伴奏。
情感目标:通过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
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
基础上,从音乐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歌曲的第二乐句,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二、说教法
1、“打击乐器”,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游戏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的掌握本
课知识点。
3、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将运用“节奏练习”,让学生在多听、
多唱中把握音准,唱好歌曲。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引导者。本节课
我将引导学生运用听唱、讨论、合作、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获取知
识。
四、说设计理念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用
版块式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中以听、唱为主,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在聆听与感受、欣赏与模仿,歌唱与表演中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民俗体验,情感引入
观看课件《过年民俗》,感受新年的气氛,并要求学生把自己喜
欢的过年习俗大声的说出来。
(设计意图:感受过年的气氛,并且引导学生认真欣赏,最主要
我是想把主题引入,因为在课件中有“贴春联”这一年俗,我和孩子
们同时观看,大家读出我喜欢的习俗,“贴春联”。)
第二版块:送礼物,明主题
1、课前准备一副春联,送大家,上联是“鞭炮声声锣鼓响”下联
是“唱歌跳舞多欢畅”。这是歌曲歌词。我会示意学生自己读一读,
然后按歌曲节奏来读,学生通过读“春联”,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
也是解决教学重难点。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再送给一首歌曲,这首歌的名字就是对联的横批“过新年”。
(设计意图:用对联引题,能增强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辅助歌词的教学)
第三版块:唱新年
1、学生多听歌曲,进一步熟悉歌及旋律,节奏。
(设计意图:由学生们自主找出熟悉的歌词入手学习歌曲,更能
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理念)
2、采用多种不同的音乐活动,学习歌曲演唱,
例如:(1)让学生用手指做鼓棰在自己的腿上敲一敲。或是把自
己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当成打击乐器,跟音乐做节奏练习。学习衬字节
奏和锣、鼓二种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
(2)分组“接龙唱”(把一个乐句分成两组接唱)学唱歌曲,这
方式既降低了难度,又能吸引注意力容易转移的学生,使学生能用自
己喜爱的方式学习歌曲。
第四版块:闹新年
1、情景创设:同学们,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
起倒计时,迎接新一年的到来,“5、4、3、2、1”师生齐呼:过年啦!
(同时播放过歌曲),师生相互拜年,相互说新年祝福语。
(设计意图:营造逼真的新年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真切的感
受过年热闹的气氛。)
2、大联欢:播放歌曲《过新年》,师:新年到了,让我们一齐唱
起来,跳起来吧!师生共同随音乐边唱边跳,这时的课堂是歌的海洋,
是舞的海洋,学生完全沉浸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学生也将在欢快
的歌舞声中结束本课学习。
(设计意图:很多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看到过跳秧歌,跟上音乐并
不难,课堂上没有老师,没有学生,有的只是你我的交融)
六、说教学启示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