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古诗文中意象、意境解读与训练.docx

高考古诗文中意象、意境解读与训练.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届高考古诗文中意象、意境解读与训练

考点:

1.情景交融的理论阐述

2.吴融《雨后闻思归乐二首(其一)》与李商隐《夜雨寄北》——意象营造氛围

3.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审美境界

4.黄庭坚《定风波》——与本词在意境上类似的

5.林希逸《溪上谣》——创造意境的方法

6.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意象构建主题与情感氛围的方法

7.蔡楠《十八岁的李响》——意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考点研究】

一、情景交融的理论阐述

原文

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景与情在写作中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篇景情自然融合的文章,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心灵的触动和情感上的共鸣。

触景生情,情因景生。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看到某种景物,自然而然生出或被触发出某种情感。将这样的景描写出来,将这样的情抒发出来,并让景物与情感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就是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文字。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起初作者内心“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之感弥漫在字里行间。但随着作者独行小路,领略月下荷塘美景,忧愁虽然还在,但心头平添了一份淡淡的喜悦,感受到一丝得来不易的宁静。这喜悦和宁静都是由荷塘之景自然生发出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并没有直接写情,但情自在景中。

因情写景,借景抒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高兴或烦恼,轻松或沉重,热烈或悲凉,而随着情感的变化,似乎看到的景物也产生了不同,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正是此意。以情感为轴心选择与之契合度较高的景物进行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同样也能写出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文字。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北平之秋景物众多,作者选择了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微凉的秋雨等颇具悲凉之感的景物,来表现对故都的思念与眷恋,皆因它们与自己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相一致;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圯”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也都高度暗合了作者失落、悲伤甚至绝望的心境。这样的文字,处处写景,字字关情,能给读者以思考或震撼。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P124)

示例1

朱自清《荷塘月色》——“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荷塘美景(淡淡的喜悦)

【解析】

起初作者内心“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之感弥漫在字里行间。但随着作者独行小路,领略月下荷塘美景,忧愁虽然还在,但心头平添了一份淡淡的喜悦,感受到一丝得来不易的宁静。这喜悦和宁静都是由荷塘之景自然生发出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并没有直接写情,但情自在景中。

示例2

郁达夫《故都的秋》——悲凉之感的景物(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微凉的秋雨),人的情感(思念与眷恋故都):景情一致(暗合)。

【解析】

北平之秋景物众多,作者选择了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微凉的秋雨等颇具悲凉之感的景物,来表现对故都的思念与眷恋,皆因它们与自己内心的孤独、苦闷之情相一致。

示例3

史铁生《我与地坛》——悲凉之感的景物(“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圯”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人的情感(失落、悲伤、绝望):景情一致(暗合)。

【解析】

“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圯”的高墙,“散落”的玉砌雕栏,也都高度暗合了作者失落、悲伤甚至绝望的心境。

二、意象

1.意象=意(情)+象(景)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2.意象构建主题与情感氛围的方法

(1)单个意象的象征义

(2)组合意象营造氛围

(3)组合意象创造场景

【考题示例】

(一)吴融《雨后闻思归乐二首(其一)》与李商隐《夜雨寄北》——意象营造氛围

【考点解读】

1.意象营造氛围——意象、氛围、感情基调,有着“果后有果”的关系。

2.场景不同,意象作用不同——类似的意象,在运用时有“虚实不同”之类的方法,在情感方面也会有“悲喜”之类的不同。

文本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闻思归乐①二首(其一)

吴融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②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①思归乐:杜鹃的别名,俗谓杜鹃鸣声近似“不如归去”,故名。这里指杜鹃的鸣声。②茆屋:茅屋。

问题1

下列对《雨后闻思归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对鸣叫的山禽、

文档评论(0)

专注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分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