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食品加工概论》第1章第3节膜分离技术.pptxVIP

《现代食品加工概论》第1章第3节膜分离技术.pptx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节膜分离技术

I

I

1

1

I

I

I

I

I

1

I

I

1

I

1

1

——

1.1基本概念§1膜技术概述

1.膜(Membrane)

所谓的膜,是指在一种流体相内或是在两种流体

相之间有一层薄的凝聚相,它把流体相分隔为互不相通的两部分,并能使这两部分之间产生传质作用。

膜的特性:

◆两个界面分别与两侧的流体相接触

膜传质有选择性,它可以使流体相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透过,而不允许其它物质透过。

2

选择性透膜

2.膜分离技术(膜技术):

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选择性薄膜为分离介质,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如浓度差、压力差或电位差等)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富集浓缩)的技术。是一种分子水平

的分离技术。3

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①成本低、能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并可回收有用物质,

特别适合于性质相似组分、同分异构体组分、热敏性组分、生物物质组分等混合物的分离,在某些应用中能代替蒸馏、萃取、蒸发、吸附等单元操作。并且膜技术还可以和常规的分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技术投资更为经济。

②膜分离过程(除渗透蒸发膜外)没有相的变化,常温下即可操作;由于避免了高温操作,所浓缩和富集物质的性质不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使用具有独特的优点。

③膜分离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对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制品均可适用,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5

1.2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高分子膜的分离功能很早就已发现。1748年,耐克特(A.Nelkt)发现水能自动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开创了膜渗透的研究。

6

1861年,施密特(A.Schmidt)首先提出了超过

滤的概念。他提出,用比滤纸孔径更小的棉胶膜或赛璐酚膜过滤时,若在溶液侧施加压力,使膜的两侧产生压力差,即可分离溶液中的细菌、蛋白质、胶体等微小粒子,其精度比滤纸高得多。这种过滤可称为超过滤。按现代观点看,这种过滤应称为微孔过滤。

7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分离膜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1961年,米切利斯(A.S.Michealis)等人用各种比例的酸性和碱性的高分子电介质混合物以水—丙酮—溴化钠为溶剂,制成了可截留不同分子量的膜,这种膜是真正的超过滤膜。美国Amicon公司首先将这种膜商品化。

8

50年代初,为从海水或苦咸水中获取淡水,开始

了反渗透膜的研究。

1967年,DuPont公司研制成功了以尼龙为主要组分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组件。同一时期,丹麦

DDS公司研制成功平板式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开始工业化。

9

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膜分离技术真正实

现了工业化。首先出现的分离膜是超过滤膜(简称

UF膜)、微孔过滤膜(简称MF膜)和反渗透膜

(简称RO膜)。以后又开发了许多其它类型的分离膜。

在此期间,除上述三大膜外,其他类型的膜也获得很大的发展。80年代气体分离膜的研制成功,

使功能膜的地位又得到了进—步提高。

10

具有分离选择性的人造液膜是马丁(Martin)在

60年代初研究反渗透时发现的,这种液膜是覆盖在固体膜之上的,为支撑液膜。

60年代中期,美籍华人黎念之博士发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和油能形成界面膜,从而发明了不带有固体膜支撑的新型液膜,并于1968年获得纯粹液膜的第一项专利。

70年代初,卡斯勒(Cussler)又研制成功含流动载体的液膜,使液膜分离技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11

1.3膜材料

用作分离膜的材料包括广泛的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

原则上讲,凡能成膜的高分子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均可用于制备分离膜。

但实际上,真正成为工业化膜的膜材料并不多。这主要决定于膜的一些特定要求,如分离效率、分离速度等。此外,也取决于膜的制备技术。

12

纤维素衍生物类

聚砜类

聚酰胺类

聚酰亚胺类

聚酯类

聚烯烃类具体分类

乙烯类聚合物

含硅聚合物

含氟聚合物

甲壳素类

Pd膜及Pd合金膜

致密的”液体充实固体化“动态原位形成的致密膜

多孔金属膜,多孔不锈钢膜

多孔Ni膜,多孔Ag膜,多孔Pd膜,多孔Ti膜

多孔陶瓷膜,包括Al₂O₃膜,SiO₂膜,ZrO₂膜,TiO₂膜

氧化锆膜

复合固体氧化膜多孔负载膜

(多孔玻璃膜,分子筛膜,包括碳分子筛)13

(

多孔膜

膜材料种类

致密的固体电解质膜

lAg膜及Ag合金膜

高分子

有机膜

致密的金属膜

种类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