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1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战国时期,秦将其统治区域称为“夏”。睡虎地秦简中的户籍制度规定:“夏子”是指秦国人,以及秦国人与周边新征服地区之人所生子女。这一规定()

A.标志户籍制度的形成

B.有助于秦国统治的稳定和影响力的扩大

C.体现阶级关系的变化

D.推动了宗法分封制瓦解和郡县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秦地即夏地,夏人指代秦国人,这样可以促进华夏认同感增强,有助于秦国统治的稳定和影响力的扩大,B项正确;早在秦献公十年(前375年)时,便建立了“为户籍相伍”的户籍管理制度,排除A项;“夏”“夏人”体现了民族关系的变化,而不是阶级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只是强调一种文化认同观念,无法推动宗法分封制瓦解和郡县制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汉书》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歌谣)”,并命人为其编订音律。在祭祀仪式上,“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天子和百官)皆肃然动心焉。”汉代乐府的创立()

A.目的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B.体现了汉武帝“大一统”思想

C.开创对民间诗歌整理的先河 D.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汉汉武帝时期,通过乐府机关采集和加工改造各地方乐俗曲,体现了汉武帝“大一统”思想,B项正确;汉代乐府的设立目的的统一思想,维护统治,并不是为了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排除A项;《诗经》开创对民间诗歌整理的先河,排除C项;材料强调乐府的创立,与民族交往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如图是隋唐时期政府所设粮仓分布图。《隋书》记载隋朝“于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转相灌注。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通典》记载粮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由此判断()

①粮仓储粮来自江南地区②广设义仓以备水旱赈济

③粮仓的分布与漕运相关④仓储建设反映农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隋唐时期(中国)。据材料“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可知,粮仓储粮来自关东和山西等地,并不是来自江南地区,故①错误;据所学可知,材料中“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属于官仓,民间自置的称为义仓,故②错误;据图中的粮仓位置图可知,粮仓主要分布在运河沿线地区,说明粮仓的分布与漕运相关,故③正确;据材料“粮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可知,隋唐时期粮仓储粮量巨大,这反映了隋唐时期农业的发展,故④正确;综上,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

4.有学者认为宋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学,当时一些士人“斥心性之空谈,惩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下列史事中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科举考试“取士不问家世” B.政府行崇文抑武方针

C.“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D.朱熹提倡“格物致知”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斥心性之空谈,惩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可知,该学者认为不能空谈,应当采取具体的措施来解决国家遇到的困难,“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属于对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积极应对,符合材料所述思想,C项正确;“取士不问家世”体现的是宋代社会的变化,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政府崇文抑武体现的是对武将的削弱,以便强化中央集权,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格物致知”体现的是程朱理学的方法论信息,与材料“惩国势之积弱而思振救之”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如表是清代南昌县乡饮中大宾身份的统计。乡饮是古代重要的礼仪活动,不仅饮酒,还要“敦崇礼教,相互劝勉”。活动由当地官员负责,并邀请德高望重者出任大宾。由此可见乡饮()

注:教谕是县学的教官。

①是政府推行教化的重要途径②引导了尚学重教的社会风气

③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④体现了国家优抚高年的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清代(中国)。①根据材料“敦崇礼教,相互劝勉”可知清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