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网络犯罪“口袋化”现象分析及其消减路径的思考.pdfVIP

网络犯罪“口袋化”现象分析及其消减路径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2月四川警察学院学报Feb.,2021

第33卷第1期JournalofSichuanPoliceCollegeVol.33No.1

网络犯罪“口袋化”现象分析

及其消减路径的思考

12

项艳,吴雨亭

(1.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2.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南宁530028)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在治理网络犯罪中表现出来的“口袋化”倾向已逐渐演化为一种现象。这

种通过“旧有口袋罪”与发展“新口袋罪”方式对网络犯罪进行规制的现象存在着养成司法惰性、侵蚀罪

刑法定原则根基与不当扩张“网络犯罪圈”的危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该现象的产生是立法

与司法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消解这一现象,一方面,司法者必须毫不妥协地坚守同类解释规则、严谨适

切地认定犯罪构成要件;另一方面,网络单行立法的调研起草工作应适时启动、以“处罚必要性”为先导

的治理观念应合理转变为综合考量的治理观念,同时,互联网法治人才的培养与选拔也是不可忽视的

重要进路。

关键词:网络犯罪;口袋罪;反思;消减思路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612(2021)01-0026-08

[1]

数据报告显示,网络犯罪已跃升为我国第一大犯罪类型,猖獗之势不容小觑。在与网络犯

罪的多年“鏖战缠斗”中,我国积攒下不少有益的治理经验,但同时,司法机关通过启用“旧口袋

罪”或是发展“新口袋罪”来打击网络犯罪的倾向也愈渐显著,对此现象,有学者指出,“口袋罪”

[2]

的司法依赖是传统刑法规则在跨越不同网络发展阶段时所一贯坚持的评价逻辑,但以“口袋

[3]

罪”作为应对网络失范、网络犯罪不断增加的现实选择,似有“慌不择路”之感。笔者也认为,网

络犯罪“口袋化”现象既与“口袋罪”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无疑会对网络犯罪的后续治理进程

与治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若放任此司法现象泛滥,将无异于放弃对网络犯罪规制策略进行深入

探究。基于这一隐忧,本文拟对网络犯罪“口袋化”现象进行必要、系统地检视,并尝试提出消减

该现象的合理路径。

一、网络犯罪“口袋化”的表现

(一)“旧口袋罪”的扩张适用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诽谤信

息解释》)的出台为非法经营罪与寻衅滋事罪这两个“传统口袋罪”的“口袋”活动场域向网络空间

延伸提供了规范依据。

收稿日期:2020-05-14

作者简介:项艳(1992—),女,苗族,云南文山人,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吴雨亭(1989—),女,四川巴中人,硕士,广西警察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刑法学。

27

项艳吴雨亭网络犯罪“口袋化”现象分析及其消减路径的思考

1.非法经营罪的网络扩张。《诽谤信息解释》第7条第1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

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

文档评论(0)

圆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与您携手,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