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可塑性的培养
作者:
一个人可塑性体现在性格和能力方面。相对而言,小孩的可塑性就比老人大的多。因为小孩的很多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都没有稳定,是容易改变的时期。年龄越大,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就会越牢固。人一旦“固化”了是很难改变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过这样一段话“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说明人在一定环境下是可以按要求被塑造的。特别对于幼儿来说,培养他(她)的可塑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可塑性就是一个人可以被改造的可能性。朽木不可雕,朽木就是缺乏可塑性。新鲜的木头可能做成任何东西,就是可塑性强。幼儿这些完整未被雕刻的新鲜的木头,我们这些幼师——雕刻手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他们未来的行为很大一部分就有我们铸造而成,所以,作为一名雕刻手,一定要用科学、健康的方式方法雕刻一株株嫩竹!
开放式教育,开发大班幼儿智力
幼儿年龄较小时,智力发育刚刚起步,对事物的认识或判读处于朦胧阶段,对于6岁以前的儿童,教育幼儿适合采用封闭式回答或教育模式。(就是只让孩子回答是或不是,例如:孩子,你想不想喝水?答案就是想与不想。)但孩子在6岁以后,接受的新事物逐步增多,思维更加活跃,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心。对于这个年龄段以后的幼儿,尽量用开放式问答咨询孩子,(如:你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感觉?答案是各种各样的)这样就能让孩子去实际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等着家长提供答案自己来选择,这时候孩子的发散能力就上升了一个层面,引导孩子们开发丰富的想象力,更能促进智力的健康发展。
但是,当孩子对开放式的问题不能或很难回答时,那就立刻转为封闭式问题来问孩子。
①两种教育模式对比:
类型
对象
封闭式
开放式
适用年龄(岁)
3~5
6~7
特点
回答内容限定,幼儿根据需要只需回答“是”、“否”,“要”、“不要”等限定性的问题。
问答内容宽泛,注重发散式思维
示例
这朵花好不好啊?“不好”、“好”。(答案互为对立)
你感觉这朵花咋么样啊?
你想把这些积木搞出来什么?
适用
方法
一般适合询问,或用教具对幼儿进行封闭式教学。
自创教具、多功能积木、室外活动、团队游戏、文艺表演等。
老师那会舞蹈表演老虎抓小鸡,老师演老虎,跳着跳着,跳傻了,让小鸡来抓我。你说我那会傻吧!你还好,你就……(告诉他出错的原因点)。
第四步:寻找出色点
任何人做的任何事中都会有亮点,关键是要找出来。直面事实之后,老师不能忘记去寻找孩子演讲比赛中的亮点,以便下次保持。可以直接提出孩子这次舞蹈比赛中的亮点:虽然我们没被选上,但是我觉得你这次表演中小步子走的快要干上老师跳的了,我看到有几个评委还为你点头呢。
第五步:开放式引导孩子
等孩子安静了,可以再说一句:失败不要紧,谁都失败过,老师那会落选后,三番五次把犯错的改掉了,在下次比赛中获奖了。你呢?比我那会强多了,咱这次好好总结下,把不足的改掉,总有一次你也会上大舞台,相信吧?
这次不管输赢,已经过去,我们的目的是要在下一次做的更好,因此要做一些开放式问题引导。
:“你觉得下次比赛中,有哪些方面你需要做的更好的吗?
:为了我们下次表演能做的更好,你觉得现在要准备做什么呢?
……
经过耐心的启发和询问,我们期望的状态是让孩子能将注意力从失败中转移,让孩子放眼未来,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对每个问题说出更多的他想说的话,这种他想表达的话就是他想要的方案。这种教育模式一旦形成习惯,孩子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天然存在一种不可估量的优势,所以从小培养和诱导开发孩子的这种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在日常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健康饮食的培养、条理能力的提升、规则的遵守等等都可以应用封闭或开放式教育模式对幼儿进行可塑性培养。通过封闭到开放循序渐进这种思路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启发孩子,给他们的思维逻辑、智商情商等打开一闪通向美好大道的门。
因此,幼儿的成长具有很大空间的可塑性,要求我们幼儿老师加大幼儿可塑性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并逐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