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封建
国家的形成、发展——秦汉时期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
成和发展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秦汉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确立。
2.经济:农耕经济从停滞、倒退到初步恢复发展,手工业、商业获得发展,
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汉武帝时期达到了强盛。
3.思想文化: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儒家思想成
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科技、文学得到初步发展。秦汉文化作为先秦文化
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秦朝统一,中央实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
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2)汉代
方面①中央集权: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
问题,并设立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②君主专制:汉承秦制;实行“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③选官制度: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1)秦汉统一货币,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歧视商人,实行专卖制
度。
(2)汉代
①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
经济
程。
方面
②手工业: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丝绸远销亚、欧;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
瓷。
③商业:出现专供贸易的“市”;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
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西汉董仲舒改造形成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
思想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官方思想和中国
文化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方面(2)以医学、数学、天文学和造纸术为代表的古代科技得到发展;“赋”
成为汉代的主要文学体裁;“印宗秦汉”的篆刻艺术产生
主题一秦汉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政治设计
考向一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秦汉政治制度的特点、影响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汉承秦制
(2018高考·海南卷,T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
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命题情境学习情境:《汉书》有关汉代政治制度的记载
解
题从题干材料信息“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
解题关键
研臣无百年之柄”理解汉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圳理邦心电图机se-301操作规程新.pptx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计算题“天天练”习题卡,含107份题组.doc
- IPCEIAIPCJEDECJ-STD-002E-2017元器件引子、焊、接柱和导可焊(中文版).pdf
- IOLink培训材料讲课文档.ppt VIP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完整课件).pdf
- 智慧停车场方案与盈利模式-副本.doc VIP
- 五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案例分析.pdf
- 工业厂房水电安装施工方案.doc
- 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书《立标准创路径构体系——中职德育教育“317”模式的创新与实践》.pdf
-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重点整理和要点归纳.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