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
2025.01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
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根本
原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于是成为了当年最热的话题之一。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
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
产力质态。党中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
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目前,中国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6G、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处
于世界前列。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甲】202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达16.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4.5%。【乙】在科技创新方面,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
费投入总量突破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4%,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激发了
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2024年,围绕数据要素市场的第三产业快速兴
起,数字金融、数字健康、数字文旅、数字科创等产业涌现出大量新模式。可以说,全国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态势良好。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等于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不是对立关系,
我们要思考如何使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促“旧”,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向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还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密结合
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方面来开展,不要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能只搞
一种模式,应先立后破、循序渐进。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国
经济有望走出一条质量更优、动力更充沛的增长路径。
(取材于胡火明、武玥彤等的文章)
高三语文第1页(共10页)
材料二
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抓住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契机,才能把握时代、
引领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蓬勃兴起,人
类生产生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阶段。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有
可能颠覆我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于以往技术形式的新质生产力。新一轮科
技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要求我们打破依靠传统要素驱动经
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树立完整、准确、全面的新发展理念,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出一条高
质量发展新路。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在创新。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
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二要进一步发展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新金融,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有序流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数智转型。三要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
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在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
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靠“人”,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结构和空间布
局,加强创新教育,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居世界第一。
【丙】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6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
年限达13.8年;累计培养超过6000万名工程师,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每年理工科毕业生
数量超过300万,远超其他国家,潜在工程师群体的规模优势明显;人工智能、生物技术、
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