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速冻锁鲜*冻眠技术应用介绍
•前言
何为冻眠?
过去鲜为人知,就连“百度”也是在今年3月才正式定义发布。“百度百科”这
样定义其知识要点、适用领域、所属学科:
冻眠(TOMIN),是一种以液体为媒介的高速冷冻技术。该技术能使细胞内
冰晶直径保持在5微米以下。冻眠技术具有冻结速度快,冻结过程不破坏细
胞膜和细胞壁,解冻后即可恢复细胞原有的状态,安全无毒、成本低、环保、
无耗损等特点。冻眠冻结速度是一般空气冷冻的20倍。由于细胞冰晶小,
解冻时间短,冻眠的肉类解冻后基本无血水渗出,无养分流失,无环境污染。
中文名:冻眠
外文名:TOMIN
适用领域:食品冷冻、医药冷冻
所属学科:食品储存医药储存生物制品储存
•目录
(㇐)冻眠技术发展历史(二)冻眠技术效果对比
(三)冻眠技术创新点(四)被联合国列为有贡献项目
(五)日媒报道(六)央视报道
(七)政策分析(八)市场分析
(九)竞争分析(十)市场定位
(十㇐)市场定位(十二)产业定位
(十三)案例(十四)产业运行
(一)冻眠技术发展历史
冻眠技术(TOMIN)在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的山田·义夫社长发明。
冻眠技术能使食物保质时间比普通冷冻下延长10倍以上,大大改写了T.T.T理论中关于
时间对冷冻食品品质影响的常规数据。在同样的冷冻效果下,冻眠技术比液氮冷冻的成本
降低了70%以上。
2018、2019连续二年,山田·义夫先生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选出的就17项可持
续发展目标有贡献的企业代表之一,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了题为《冻眠技术能改变什么》
的演讲。冻眠可以解决食品浪费问题,季节性强的食材可保证整年稳定供应,产业的活性
化会增加新的雇用机会等等。该演讲标志着冻眠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良多。
速冻器械的优劣就在于能以多快的速度通过产生冰晶粒的温度带,冻眠技术在这方面突破
了传统冷冻技术的局限。冻眠,给人们带来了更节约、更环保、更健康、更便捷的生活方
式。
(二)冻眠技术效果对比
(二)冻眠技术效果对比
普通冷冻技术液体冻眠技术
(三)冻眠技术创新点
古代暑天用来盛冰,并置于食物其中的容器。俗称:
古代的冰箱。其功能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
使室内凉爽。它是古代人的发明创造,向我们揭示
了古代生活的一个侧面。
(三)冻眠技术创新点
1834年,美国人发明第一台压缩制冷装置,1923年,瑞典人第一台
电冰箱问世,1956年,中国第一台“雪花”电冰箱出现。经历了直冷式、
风冷式、混冷式;目前电脑式双温多门多控冰箱,实现了记忆、报警、
自适应、自启动、恒定低温、屏幕直观等自动化调控功能。
但是,在食品速冻、保质、保鲜、保味方面未得到解决。冷冻需190分
钟以上,干耗损失率为3~6%,冰晶微粒100μm~200μm。
液氮速冻食品,最早始于美国。1960年即正式用于速冻食品。我国
70年代初在北京、上海研制出液氮速冻食品。现成为食品生产领域速冻
食品广泛使用。由于冻结极快,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在9分钟以内,液
氮速冻干耗损失率为0.25~0.5%,冰晶微粒5μm。
但是,由于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