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上)南阳六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建筑分布图,该聚落遗址是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考古发现该聚落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且差别不大。这反映了()
A.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 B.母系氏族公社的生产力水平状况
C.中华文明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D.中国大地上出现国家初始形态
2.战国初期,任用贤能布衣为官在各国中甚为流行,政府中任职的各级官吏大都系出身于士人、平民的流官。战国中后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一变化()
A.加快了君主集权政体的形成 B.根源于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地位提升
C.表明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D.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有论者在评论某思想流派时指出:“其治术也强调尚贤、尚同、贵义等,但是其非乐、节用,使得‘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太刻苦);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由此可知,该学派的思想()
A.因主张轻罪重罚而受到了批评 B.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C.适应了争霸与兼并战争的需要 D.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利益和诉求
4.继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后,西汉昭宣时代和东汉王朝致力于建立西域地区的军事管理体制——西域都护。唐朝设立安西四镇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机构的设置()
A.实现了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B.有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C.扩大了中华文明外在影响力 D.得益于中央行政体系的创新
5.如图是出土于四川新都的东汉画像砖。这反映出,当时()
A.商品经济的活跃繁荣 B.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的兴盛
C.区域性贸易网络形成 D.商业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
6.如图为开凿于唐代、历经五代和兴盛于宋代的宝顶山大佛湾石窟第17号石雕《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之释迦亲担父棺。图中佛陀化身孝子,亲自为父亲抬棺。这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遭到挑战 B.三教合一步伐加快
C.佛教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D.复兴儒学刻不容缓
7.如图是中国古代士子“举业”支持结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关系在个人成长中作用衰微 B.人才选拔逐渐摆脱门第观念的束缚
C.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突出 D.选人用人的权力不断被收归于中央
8.唐代诗人韦庄在怀古诗《台城》中写道:“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台城:当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依旧烟笼十里堤。”以下对诗中描述历史阶段的解释,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尚书台权重不断增强
C.高门士族势力逐渐减弱 D.胡汉间民族矛盾消除
9.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而租庸调法弊坏。”“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由此可知,推行两税法源于()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C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D.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10.研究发现,整个宋代,越来越多士人将教师当作终生的乃至世袭的职业,普遍职业化的教师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和民间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 B.崇文抑武国策的推行
C.维护伦理纲常的需要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11.宋朝赵汝适的《诸蕃志》约成书于1225年,该书所记海外国家和地区的专目共57个,所举外国物产达47种。书中对西亚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以及东非索马里、北非埃及、摩洛哥等国家均有详细记载。该书能够编著,主要是基于()
A.“西学东渐”风潮形成 B.应对民族危机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宋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12.据统计,11世纪初每年只有不足3万人考举人;11世纪末,上升至近8万人,13世纪末,达到40万人。因为录取人数增加有限,考中概率大大下降,为准备激烈竞争的考试,文人们需将儒学经典背得滚瓜烂熟。材料意在说明,科举的推行()
A.实现了儒家思想在基层普及 B.严重束缚了中国文化创新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湖南省沅澧共同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解析版).docx
-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原卷版).docx
-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原卷版).docx
-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解析版).docx
-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原卷版).docx
- 河南省南阳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数学Word版无答案.docx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