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乳岩(乳腺癌)围化疗阶段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x

中西医结合乳岩(乳腺癌)围化疗阶段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岩(乳腺癌)围化疗阶段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4制定。

(1)大多发生在45—60岁的女性,尤以未婚或婚后未生育者多见。

(2)初期:乳房内有一肿块,多见于外上方,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逐渐长大。

(3)中期:经年累月,始觉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块形如堆栗或覆碗,与周围组织粘连,皮核相亲,推之不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乳头内缩或抬高。若皮色紫褐,上布血丝,即将溃烂。

(4)后期:溃后岩肿愈坚,疮口边缘不齐,有的中间凹陷很深,形如岩穴;有的高突,状如翻花,常流臭秽血水,患侧上肢肿胀。

(5)可在患侧腋下、缺盆上下凹处触到质地坚硬的肿块,或转移至内脏或骨骼。可出现发热,神疲,心烦不寐,形体消瘦等症。

(6)钼钯X线乳房摄片、液晶热图像检查、乳头血性分泌物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必要时作组织病理检查。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一外科学分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制定。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橘皮样征、血性乳头溢液等;

(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等;

(4)病理:粗针穿刺或活检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脾胃不和证

主症:化疗后痞满纳呆,食后腹胀或腹痛,恶心欲吐或呕吐,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腻,脉细弱。次症:嗳气频作,面色淡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无力。

2.气血两虚证

主症:神疲懒言,声低气短,活动后上述诸症加重,面白无华或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次症:自汗,口唇、眼睑、爪甲色淡白,月经量少色淡、延期或闭经。

3.肝肾亏虚证

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而数;次症:失眠多梦,脱发,爪甲变黑或不泽,形体消瘦,盗汗。

4.脾肾两虚证

主症: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次症:脱发,头晕目眩,小便频数而清或夜尿频,泄泻,完谷不化,粪质清稀。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口服中药、中成药

1.脾胃不和证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主要成分:人参、白术、云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

加减:食欲不振者,加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等消食和胃;舌苔黄腻者,加藿香、佩兰健脾除湿;恶心呕吐者,加枳壳、竹茹等理气止呕;呕吐剧烈者,加旋复花、代赭石降逆止呕。

中成药:根据病情选用参苓胃消胶囊(院内制剂)、养正消积胶囊、地榆升白片等。

2.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

主要成分:党参、茯苓、白术、当归、生地、白芍、黄芪、何首乌、山楂、大枣、甘草。

加减:气虚较重者,重用黄芪与党参;胃肠道反应重者,加用竹茹、半夏、砂仁等。在用药的过程中注意以调理脾胃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气血方能充沛。

中成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芪贞扶正胶囊、黄芪片、生脉饮、地榆升白片等。

3.肝肾亏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生精养髓。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龟鹿二仙丹加减。

主要成分:熟地、怀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生龟甲先煎、枸杞、人参、鹿角胶烊化、阿胶烊化。

加减:腰痛明显者,加杜仲、桑寄生、川断等;失眠多梦者,加合欢花、夜交藤等;头晕头痛者,加天麻、钩藤;盗汗严重者,加五味子、旱莲草等;夜尿频数者,加乌药,益智仁等。

中成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地榆升白片等

4.脾肾两虚证

治法:健脾补肾。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

主要成分:黄芪、党参、白术、怀山药、云苓、山萸肉、丹皮、熟地、泽泻、枸杞子、炙附片。

加减:脱发重,加制首乌、肉苁蓉;夜尿频数者,加乌药、益智仁等;汗多者,加大黄芪用量,加防风、白术。

中成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黄芪片、六味地黄丸、生脉饮、地榆升白片等。

(二)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亦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康艾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等。

(三)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

艾灸治疗乳腺癌(乳岩)围化疗阶段腹泻。

1.适应证

乳腺癌围化疗期腹泻,多见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便等。

2.禁忌证

(1)凡属于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3.操作方法

一般使用温和灸,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直接悬于施灸部位之上,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其中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cm处,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无灼痛的感觉、皮肤稍有红晕,每个穴位施灸5—15min。病情较久者,可酌情在足三里穴位使用疤痕灸。

艾灸取穴:

文档评论(0)

资料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