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审美能力”.doc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写作指导:“审美能力”.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审美能力”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字数不少于800字。

一、材料分析

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言论,其核心在于探讨审美主体的主观条件(音乐感的耳朵)与审美对象(音乐)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句话中的关键词为“音乐感的耳朵”和“音乐”。“音乐感的耳朵”并非单纯指生理意义上的听觉器官,而是一种具备音乐审美能力的象征,它涵盖了对音乐的感知、理解、欣赏等多方面的素养。拥有这样的“耳朵”,意味着个体能够敏锐地捕捉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体会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境。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载体,通过声音的组合与流动来表达丰富的内涵。

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关系角度剖析,一方面,审美对象(音乐)具有客观存在性,其本身具备美的特质,这种美是基于音乐的创作规律、艺术技巧以及所蕴含的情感等因素而形成的。例如古典音乐中,巴赫的赋格曲以其严谨的结构、精妙的对位法展现出独特的和谐之美;肖邦的钢琴曲则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感,通过灵动的旋律传递出细腻的情绪。然而,另一方面,审美对象的意义并非天然地、直接地呈现给所有人,它需要审美主体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才能被感知和理解。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而言,即便音乐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无法引起其共鸣,无法领略到其中的美妙。这就如同面对一幅精美的画作,若观者不具备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便难以体会画家通过色彩、线条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从个体成长与环境影响的角度来看,“音乐感的耳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中,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那么他更有可能培养出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相反,如果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少接触音乐,缺乏对音乐的学习与了解,就很难具备这种“音乐感的耳朵”。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孩子们接触音乐的机会有限,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相对较弱。

从社会文化层面分析,这句话反映了审美能力在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群体中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风格的音乐,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音乐的审美标准和感知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西方古典音乐注重和声、曲式的严谨性,而中国传统音乐则更强调旋律的线性美感和意境的营造。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西方音乐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规则,就难以真正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同样,外国人若不理解中国文化中对意境的追求,也可能无法领略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

从任务驱动角度,题目要求我们对“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一观点发表看法。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审美能力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提升审美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在个人生活、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正面阐述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也可以从反面论述缺乏审美能力的遗憾;可以探讨个体如何培养审美能力,也可以分析社会环境对审美能力培养的影响等。通过合理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二、立意指导

1.强调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论述审美能力如同开启艺术宝藏的钥匙,对于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起着关键作用。拥有良好的审美能力,能让我们在面对各种艺术形式时,领略其魅力,丰富精神世界。例如,在欣赏文学作品、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时,审美能力能帮助我们洞察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

2.关注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审美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获得。可以从教育、文化环境、个人兴趣与努力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提升审美能力。比如学校开展艺术教育课程、家庭营造艺术氛围、个人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等,都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审美能力。

3.思考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互动:分析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审美能力决定了我们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审美对象也能反过来激发审美主体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例如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引导观众提升审美水平,而观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又促使艺术家创作更具深度的作品。

三、标题范例参考

《以审美之眼,观艺术之美》

《培养审美能力,解锁艺术魅力》

《审美能力:开启艺术殿堂的钥匙》

《缺乏审美能力,艺术将何去何从?》

《如何培养审美能力,领略艺术真谛?》

《审美能力,真的如此重要?》

《擦亮审美之镜,映照艺术光辉》

《用审美之笔,绘艺术华章》

《借审美之舟,渡艺术之海》

四、名言名句

1.“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