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最新: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pdf

最新: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全文)

由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发起,联合中华医学会糖尿

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医师

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成立了共识学术指导委员会和共识编写委员

会,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和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实际,形成了《中国1型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对T1DM高危

人群的筛查、监测和管理形成了关键的推意见,还提出了T1DM高危

人群的筛查流程图,对不同T1DM人群的监测频率及检测内容给出详细

建议。

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mellitus,T1DM)是由于自身免疫破坏

胰岛B细胞、胰岛素缺乏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一、筛查目标

1・识别高危或亚临床期T1DM个体,为其提供合适的干预措施,以延缓

疾病进展。

2.降低T1DM患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3.构建中国T1DM人群的自然疾病队列,开展相关研究。

推意见1建议对T1DM一级亲属(1~45岁)进行筛查,包括经典

T1DM和LADA先证者的一级亲属;有条件者可以对其他高危人群进行

筛查。

二、筛查方法

(_)胰岛自身抗体(isletautoantibody,IAb)

推意见2推对IAA、GADA、IA-2A、ZnTA等4种抗体进行筛

查,筛查方法的“金标准”是RLA法,或采用通过胰岛自身抗体检测

国际标准化计划评估或与放射配体法比对后所确认的化学发光法、桥联酶

联免疫吸附法。对于首次抗体筛查呈阳性者,建议在3个月内复核,若2

次及以上结果阳性则可以确定。

(二)糖代谢指标

推意见3对于IAb筛查阳性者,推进行血糖指标检测,以判定

T1DM分期并更好地预测患病风险。

三、T1DM高危人群的筛查流程

T1DM高危人群的监测

推意见4:建议根据不同人群的疾病阶段和临床特征制定个体化的监测

策略

推意见5:建议对多个IAb阳性的亚临床期TIDM儿童做OGTT以明确

分期,若无法进行,可通过餐后2h血糖协助评估;建议对其每年复查1

次IAb,并根据分期、年龄进行糖代谢指标的监测。对于TIDM1期患者,

监测HbA、RBS或空腹血糖,v3岁者每3个月1次,3~8岁者每6个

月1次,29岁者每年1次;对于TIDM2期患者,监测HbAL、RBS或

空腹血糖,每3个月1次,可进行OGTT检查者则每半年1次;对于亚

临床期TIDM儿童,确诊后首月每2周选择任意2天进行SMBG检测(当

天空腹或餐后血糖),之后频率改为每1~3个月检测1次。

推意见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CGM连续监测10-14d,

作为HbA替代监测方式。

推意见7:建议对于多个IAb阳性的亚临床期TIDM成人进行OGTT检

查以明确分期。对于TIDM1期成人,建议每年检测1次HbA、RBS或

空腹血糖、IAb,可根据个体风险评估(包括年龄、IAb的数量和类型、血

糖水平)调整监测频率。如果血糖正常持续时间超过5年,可调整为每2

年检测1次。对于TIDM2期成人,建议每6个月监测1次HbA、RBS

或空腹血糖、OGTT,可考虑结合盲法CGM或较频繁的SMBGo

推意见8:建议有TIDM家族史(尤其是TIDM一级亲属)的遗传高危

人群,转诊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筛查。

推意见9:建议对IAb阳性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教育干预,以提高其风

险意识,预防DKA并降低其住院率。

推意见10:成人和8岁及以上儿童的2期TIDM患者,可考虑输注

Teplizumab以延缓3期TIDM发病。用药管理应配备接受过培训的医务

人员,并在特定许可的环境中进行。

在中国人群中大力开展TIDM高危人群的自然病程及其筛查、监测和管理

研究与应用十分必要。通过科技进步及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积极实施早

期识别和预防干预,有效延缓TIDM的发生发展,减少其急慢性并发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并将有助于减轻医疗负担,具有显著的社会健

康效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定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医务工作者,自由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