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46-2015 棘胸蛙养殖技术规范  .docxVIP

DB3311T 46-2015 棘胸蛙养殖技术规范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3311

丽水市地方标准规范

DB3311//T46—2015

棘胸蛙养殖技术规范

2015-10-13发布2015-11-13实施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311/T4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丽水市水利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莲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丽水市丽泉家庭渔场、龙泉市石蛙养殖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君、苏小平、黄富友、吴燕琴、张任驰、王利权、陈先有。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1

DB3311/T46—2015

棘胸蛙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养殖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养殖设施、种蛙的选择与培育、产卵与孵化、蝌蚪培育、幼蛙培育、成蛙养殖、越冬、病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棘胸蛙的沟渠式和水泥池式的生态大棚养殖模式,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1056蛙类配合饲料

DB33/T721水产养殖消毒剂使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蝌蚪

从受精卵孵化出膜到变态成幼蛙之前这一阶段的棘胸蛙幼体。其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前无四肢,靠尾巴的摆动在水中游动。

3.2

变态期

棘胸蛙蝌蚪发育变态成幼蛙的这一时期。蝌蚪进入变态期的主要特征是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巴慢慢吸收变短直至全部消失,体形与内部器官发育成与成蛙一致。

3.3

幼蛙

已经完成变态,个体体重≤50g的蛙。

3.4

成蛙

2

DB3311/T46—2015

个体体重50g的蛙。

3.5

种蛙

已经达到性成熟并用于繁殖的蛙龄2龄~4龄的成蛙。

4环境条件

4.1水源和水质

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清新,常年水温不高于26℃。水源水需经蓄水池沉淀、过滤后再进入养殖池。水质指标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2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宜选择在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冬暖夏凉,水源上游及养殖区域周边没有对养殖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的区域。其它应符合NY5361的规定。

5养殖设施

5.1生态大棚

采用弧形钢质蔬菜大棚,常用规格(长×宽)有:20m×8m、15m×8m、12m×6m等,可因地制宜选择。夏天,在大棚顶部覆盖防晒用黑色塑料遮阳网,通道两端及大棚两侧的下半部分设置聚乙烯防逃网,有利于防逃和通风散热;冬天,在大棚顶部及两侧覆盖防寒塑料薄膜,通道两端留出通风口。

5.2水泥池

用于卵的孵化和蝌蚪培育。以方形水泥池为宜,大小宜为3m2~10m2,池深0.8m。池的底部向排水口倾斜,高、低处最大高差为15cm~20cm。底部及池壁要尽量光滑,池内放置石块、石棉瓦或木板。水泥池分列大棚的两边,中间做一条通道。

5.3养殖沟渠

用于幼蛙、种蛙培育及成蛙养殖。沟渠的底部向排水口倾斜。排水口宜设置在大棚的出口附近。一个大棚内可做2~3条沟,要求沟内注水后,水陆面积比为3:1。沟内放置石块、石棉瓦或木板。用于种蛙培育与产卵的大棚,需在大棚较长的一侧做一条产卵沟,沟深30cm左右,沟宽40cm。

5.4进水和充气设施

应该配套建造蓄水池,把水源水经过滤后引进蓄水池,用水管把蓄水池的水接到每一个水池。用于卵的孵化和蝌蚪培育的水泥池中,应配备充气设施。

5.5养殖废水的生物处理设施

养殖场设置排水渠和废水生物处理池,生物处理池面积与养殖池面积的比例为1:20。

6种蛙的选择与培育

3

DB3311/T46—2015

6.1种蛙的来源

从原产地引进经选育的棘胸蛙种蛙或蝌蚪、幼蛙专门培育成的种蛙。近亲繁殖的子二代个体不得留作种蛙。

6.2种蛙质量

宜选择体质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肢体破损,活力好的成蛙为种蛙;雌蛙体重≥100g,雄蛙体重≥150g。引进的种蛙应检疫合格。

6.3雌雄鉴别

雄蛙有一对咽侧内声囊,胸部满布分散的大刺疣。前肢粗壮,关节下瘤及掌突均发达,第一指基部粗大。

雌蛙无咽侧内声囊,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