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7-2013 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docxVIP

DB3311T 7-2013 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64

DB3311

丽水市地方标准规范

DB3311/T7—2013

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cultivationforChinese-fir

plantationforlarge-sizetimber

2013-1-22发布2013-2-22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11/T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丽水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龙泉市林业局、庆元县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跃钧、朱国华、陈天华、周仙根、马海泉、华朝晖、姜根平、倪荣新、徐敏雄、冯建国、王立平、程亚平。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I

1

DB3311/T7—2013

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杉木大径材培育的术语和定义、造林地选择、良种壮苗、造林地准备、栽植、抚育间伐、林分保护、主伐和技术档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杉木大径材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384杉木速生丰产用材林DB33/T179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森林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1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胸径

杉木主干离地表面1.3m处的围尺直径。

3.2大径材

胸径达到26cm以上的林木。

3.3立地指数

也称地位指数。是反映立地质量和林地生产力高低的数量指标,直接用各树种标准年龄时(杉木标准年龄为20年)林分优势木的平均高来表示。

3.4造林成活率

单位面积上,造林当年的成活株数与初植株数的百分比。

3.5造林保存率

通常用株数保存率表示。造林成活若干年后(一般为3年),单位面积上林木保存的株数与造林初植株数的百分比。

3.6郁闭度

林冠郁闭程度,是林地上林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用10分法表示,郁闭度≤1.0。

2

DB3311/T7—2013

3.7修枝

除去林木树冠下部的残枝、枯枝及部分活枝。

3.8抚育间伐

幼林阶段的松土除草、除蘖、除萌、劈灌、施肥,以及幼林郁闭到中龄林阶段,适时在林分中采伐部分林木的培育措施。

4造林地选择

4.1造林地

应选择立地指数16以上的宜林荒山荒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

4.2地形

应选择海拔100m-1200m的中低山和丘陵,局部地形为山洼、谷地、长山坡的中下部、短坡的下部、地形遮蔽和背风地方,坡向以阴坡或半阴坡最为适宜,不宜选择风口处。坡度不宜过大。

4.3土壤

应选花岗岩、页岩等风化和发育的土壤,坡积、崩积的母质。土层厚度一般80cm以上,腐殖质层厚度中等及以上。土壤疏松、湿润,排水良好。

5良种壮苗

5.1良种选用

选择通过审(认)定的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5.2苗木培育

按LY/T1384和DB33/T179执行。

5.3苗木规格

1年生大田或容器实生苗苗高30cm,地径0.45cm;1年生大田或容器扦插苗苗高40cm,地径0.5cm。根系发达、基干通直、充分木质化、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冻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

6造林地准备

6.1整地

采用带状、块状整地,深挖25cm以上,清除杂草、灌木、灌丛、竹鞭。带状整地,带宽1m-1.5m,留灌草带1m;块状整地,长80cm以上×宽80cm以上。

6.2挖穴

栽植穴规格:长60cm×宽60cm×深40cm。穴内低外高,每穴施250g钙镁磷肥作基肥,表土回填。

3

DB3311/T7—2013

7栽植

7.1时间

一般在冬末至次年3月底前适时栽植。

7.2方法

苗木随起随栽。栽时,苗干直立、根系舒展、苗梢朝下坡,适当深栽,分层覆土压实,覆土略高于地面,下紧上松。

7.3初植密度

初植株行距2m×2m或2m×2.5m。

7.4成活率和保存率

造林当年的成活率应达到95%及以上,未达到95%的第二年必须补植达标。造林第三年时保存率达90%及以上。

8抚育间伐

8.1幼林抚育

8.1.1松土除草

造林当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于5-6月和9-10月进行:造林第4年抚育1次,于9-10月进行。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