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01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易错点、误区
【思维误区】
误区1认为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辨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参与细胞壁的构成等。
误区2认为所有的脂质都参与生物膜的构成
辨析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并不参与生物膜的构成。磷脂和胆固醇参与生物膜的构成,其中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误区3认为所有的糖都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测
辨析斐林试剂只能用来检测还原糖,蔗糖、淀粉等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
误区4混淆糖的“水解”与“氧化分解”
辨析多糖和二糖水解的终产物是其单体,如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即糖参与有氧呼吸后的最终产物。
误区5不能全面掌握糖类和脂质的功能
辨析(1)误认为糖类都能提供能量,如纤维素是组成细胞壁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成分,它们都不提供能量。
误认为脂质中只有磷脂才是构成生物膜的成分。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特别是动物细胞膜。
【易错点】
1.核苷酸、DNA、RNA和ATP中“A”的含义辨析
(1)核苷酸分子中的A是腺嘌呤。
(2)DNA和RNA中的A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3)ATP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2.RNA与ATP的关系
(1)元素组成都是C、H、O、N、P。
(2)ATP去掉二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对糖类、脂肪功能的理解分析
(1)糖类功能的全面理解
①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a.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70%);b.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而纤维素为结构物质,非储能物质。
②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成分
a.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主要成分;b.纤维素和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
③糖类是细胞通讯、识别作用的基础,也是细胞膜的成分,如在细胞膜上糖类常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构成糖蛋白。
(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的原因
相对于糖类、蛋白质,脂肪中C、H的比例高,而O比例小,故在氧化分解时,单位质量的脂肪较糖类、蛋白质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产生的能量也多。
2016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07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法策略
【方法导航】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生态学的知识,还涉及到元素化合物、新陈代谢等很多知识,物质循环的知识在高考命题中往往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很大,所以在复习时要给以足够重视。
在新人教版生物教材中,生态系统的物质物质循主要介绍了碳循环。教材中采用实物图形(见下图)讲解,虽然形象生动,但却使图形显得过于复杂,不利于理解,不便于记忆,更不利于在掌握的基础上灵活地应用。
在复习时如果能将碳循环的图解加以整合,化繁为简,则可达到简单明了清晰的印象。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理解两个概念:1.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然后,根据两个概念的知识将碳循环的内容统一分解为四个问题:1.元素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和相互转化;2.元素在生物群落中存在形式和相互转化。3.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4.元素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方式。
接着,根据这四个问题整合碳循环图解,就可整合简化下列图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docx
- 《传承-衍生》——京剧脸谱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运用.docx
- 游乐园管理系统.docx
- 浙江省绍兴市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研究.docx
- 窄带隙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docx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测量分析和实现动态控制系统.docx
- 智能宠物投食器的设计与实现.docx
- 安阳市原向儿童体验馆空间设计.docx
- 彭州市官渠堰交叉路口交通状态分析及治理方案.docx
- 可生物降解富含氨基大分子钆螯合物基磁共振成像.docx
-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6份打包)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docx
- 二零二四年度行政文员招聘与绩效管理合作协议3篇.docx
- 2024年新浪微博生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焊接式端直通管接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二零二四年度行政文员劳动合同范本:劳动合同解除注意事项3篇.docx
- 二零二四年度行政宣传推广合作协议范本3篇.docx
- 2025届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年焊接导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包头医学院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docx
- 二零二四年度行政连体楼商铺场地租赁及装修支持合同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