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记游定惠院宋代·苏轼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演讲人:演讲时间:
目者简介基本内容诗词赏析诗人典故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古诗词的内容: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作者简介参加科考嘉祐四年(1059年)十一月,苏轼守孝期满,又与父亲、弟弟一同赴京。他们乘船沿岷江、长江而下,出三峡后至江陵(今湖北江陵)后改走陆路北上,于嘉祐五年(1060年)二月到达京师,沿途苏氏父子写下了不少诗文。到达京师后,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苏辙也被任命为河南绳池(今河南绳池县)主簿,但两人并未赴任,而是准备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制科是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考试。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入第三等,按照宋代制科惯例,一、二等为虚设,第三等便是实际上的最高等级,北宋开制科以来,仅有曾任参知政事的吴育得过第三等。
作者简介居住杭州苏轼在杭州游览各种名胜古迹,以及用同僚、僧侣、歌妓的交往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现存最早的苏轼词作便是他在杭州任上所作,说明在杭州的三年是苏轼填词生涯的习作阶段,熙宁五年(1072年)有两首,熙宁六年(1073年)有五首(一说七首),熙宁七年(1074年)有四十二首,是他一生中作词最多的一年。
作者简介任职徐州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苏轼改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途径澶(今河南濮阳附近)濮(今山东鄄城附近)时,苏辙专程从汴京来迎接他,然后陪他前往河中赴任,途中接到诏书,转任苏轼为徐州知州,于是苏辙又陪同苏轼前往徐州,并在徐州住了一百多天。中秋节之后,苏轼送别苏辙未几徐州爆发洪灾,苏轼开始率领徐州百姓抵抗洪水,并亲自到军营动员军队抗洪。十月十三日,洪水终于退去。为了防止水患再至,苏轼开始筹划增筑徐州城堤,他将计划上书朝廷请求拨款,但却迟迟得不到回应,直到元丰元年(1078年)二月,朝廷才同意了苏轼的请求。
作者简介乞居常州苏轼被贬期间,宋神宗多次想重新启用苏轼,但因宰相王珪等的阻拦,未能如愿。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感念苏轼之才,下诏“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将苏轼改授为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苏轼赶赴汝州途中,先看望了被他连累而被贬至筠州的弟弟苏辙,随后有游历了庐山,在这里他留下了《初入庐山》《题西林壁》等诗篇。六月,苏轼游历石钟山,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七月,苏轼至金陵(今江苏南京)看望了罢相在家的王安石,交流学问与政治,后又同游蒋山,互和诗词。
第二部分基本内容古诗词的内容: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等。
基本内容诗词原文记游定惠院宋代·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
基本内容诗词原文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基本内容字词注释定惠院: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南。苏轼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最初寓居定惠院。同年五月移居临皋亭。小山:即柯山。携(xié)客:与客聚会。置(zhì)酒:陈设酒宴。五醉:苏轼此游在元丰七年(1084)三月初三日,在黄州已经五次见此海棠花开,醉饮其下。参(cān)寥(liáo)禅师:僧人道潜,钱塘人,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之交游。
基本内容字词注释二三子:同游者有崔成老、徐得之等人。市井人:商贾。枳(zhǐ)木:也称枸橘,果实可入药。性:质地。瘦韧(rèn):指不茁壮,但柔软坚实。筋脉:原指静脉管,这里指树的韧皮纤维皮层。累累(lěi):连接成串。稍稍:全都。憩(qì):休息。
基本内容字词注释尚氏:疑为尚世之。原为落第秀才,后成小商人,湖北黄冈人。第:大住宅。修洁:高洁。修,指空间距离大。洁,整洁。吴越:指古代吴国、越国。此指江浙一带地方。崔成老:崔闲,字成老,号玉涧,庐山道士。他是琴曲《醉翁操》的作者沈遵的弟子,精古琴。曾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