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光-电直接转化是目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最佳途径,它是将太阳辐射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实现这种转化的装置称为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具有清洁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它可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也可小到只供一家之需的电池组,这是其他电源很难做到的。本文举例介绍两类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原理:无机硅太阳能电池和有机聚合物双层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一、硅太阳能电池
硅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核心结构是N型硅/P型硅构成的活性层。通过特殊工艺向硅晶体中掺入少量的三价硼(一般107个原子·cm-3~1019个原子·cm-3)就可以构成P(positive)型硅。未掺杂的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周围4个硅原子相连。掺入少量硼后,硼原子取代某些硅原子的位置,并且在这些硅原子的位置上也与周围4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因为硼原子只有3个价电子,与周围4个硅原子成键时缺少1个电子,它需要从硅晶体中获取1个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结构。结果,硼原子变成负离子,硅晶体中形成空穴(空穴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如果向硅晶体中掺入少量五价磷或者砷就构成了N(negative)型硅,例如掺入磷(107个原子·cm-3~1019个原子·cm-3)。掺入的磷原子同样取代硅原子的位置,并与周围的4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因为磷原子有5个价电子,成键后剩下1个价电子,这个电子受到的束缚力比共价键上的电子小得多,很容易脱离磷原子,成为自由电子,结果该磷原子成为正离子。需要说明的是,P型和N型硅都是电中性的。
当把P型硅与N型硅通过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时,发生如图2所示的PN结形成过程。在N区(N型硅一侧)与P区(P型硅一侧)的交界面附近,N区的自由电子较多空穴较少,P区则是空穴较多自由电子较少,这样在P区和N区之间出现空穴和自由电子的浓度差。浓度差导致空穴从P区向N区扩散,自由电子从N区向P区扩散,二者在界面附近复合。P区界面附近带正电荷的空穴离开后,留下带负电荷的硼,因此形成1个负电荷区。同理,在N区界面附近出现1个正电荷区。通常把交界面附近的这种正、负电荷区域叫做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区中的正、负电荷产生1个由N区指向P区的内建电场。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和电子发生漂移,方向与它们各自的扩散方向相反,即电子从P区漂移到N区,空穴从N区漂移到P区。显然,内建电场同时又起着阻碍电子和空穴继续扩散的作用。随着扩散的进行,空间电荷逐渐增多,内建电场逐渐增强,空穴和电子的漂移也逐渐增强,但空穴和电子的扩散却逐渐变弱。无外界影响时,空穴和电子的扩散和漂移最终达到动态平衡。此时,空间电荷的数量一定,空间电荷区不再扩展,内建电场的大小就确定下来。
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入射到PN结表面时,光子在硅表面及体内激发产生大量的电子-空穴对。由于入射光的强度因材料的吸收而不断衰减,因而沿着光照方向,材料内部电子-空穴对的浓度逐渐降低,这导致电子–空穴对向内部扩散。当电子-空穴对扩散到PN结边界时,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电子被分别拉向P区和N区,电子-空穴对被分离。空穴在P区积累,电子在N区积累,结果产生一个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在P区和N区之间形成与PN结电势反向的光生电势,这就是著名的光生伏特效应。该效应使PN结内部形成自N区向P区的光生电流(如图3所示),当PN结与外电路接通,只要光照不停止,就会有电流源源不断地通过电路。
二、有机聚合物双层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多种结构类型,但都呈夹心式,基本结构如图4所示。电池的顶部一般为透明的玻璃基底,上面镀有可透光的金属薄层作为前电极,一般为铟锡氧化物(ITO)。与前电极接触的是有机半导体层,它连接一层不透明的金属作为背电极。当外部负载通过金属导线与两个电极相连时,就形成一个太阳能电池,它的光伏效应区是有机半导体层。按照有机半导体层的结构,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单层结构(单一有机或共轭聚合物材料)、双层异质结结构和体异质结结构。
对于聚合物双层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有机半导体双层由共轭聚合物(电子给体,类似于P型硅)和富勒烯或其衍生物(电子受体,类似于N型硅)构成,厚度常为100~200nm。常见的电子给体有聚噻吩、聚对苯乙烯撑及其衍生物,其中P3HT(聚3-己基噻吩)在目前应用最为普遍。常见的电子受体是PCBM,它是C60的一种可溶性衍生物。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于图5。通常,ITO电极和有机半导体层之间还夹一层透明导电聚合物修饰层,厚度为30~60nm,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当光透过ITO电极照射到有机半导体层上时,层中的电子给体P3HT吸收光子,发生如图6所示的过程。在光子的激发下,P3HT最高占据轨道上的价电子跃迁到最低空轨道上,最高占据轨道留下空穴,形成电子–空穴对。由于电子给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docx VIP
-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件.ppt
- 杜邦POM 500P NC010-英文-环保报告(rohs)sgs.pdf
- 关于矿山工程及勘探开发支出资本化与费用化账务处理的操作指引(试行)—定稿.pdf
- 部编版初中语文知识树思维导图知识点.pdf VIP
- 项目四认识智能停车场中的数据处理——体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工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docx
- 四年级上册数学提升爬坡题-青岛版(五四制)含解析.pdf VIP
- DB5117T 121-2024磷石膏流态固化土应用技术规范.pdf
- 巴林左旗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项目环评(2021年新版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