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专题04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
(史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
考点聚焦:核心考点聚焦,有的放矢
重点专攻:知识点和关键点梳理,查漏补缺
难点强化:难点内容标注与讲解,能力提升
提升专练:真题感知+精选专练,全面突破
核心考点聚焦
1、中国古代民族交往方式
2、西汉时期的对外交往成就
3、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的启示
4、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定义】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包括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民族关系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一)春秋战国时期
表现: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影响: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二)秦朝
对外防御:北逐__________,修筑__________;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__________郡、桂林郡、象郡等
文化交流:先秦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三)汉朝
1.对外政策:汉初,朝廷对北方的匈奴既和亲又打击;在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在西域设__________;在东北设护乌桓校尉
(1)和亲:汉初,由于实力不足,与匈奴采取“__________”政策,保证了边疆的和平,大大推进了两者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血缘的融会。
(2)打击:__________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取得大胜。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的军事实力,解除了对汉朝构成军事威胁。汉朝加强和巩固边防建设,为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开辟了道路。
2.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3.对外交往: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甘英出使大秦;海路可到印度南部;
东汉光武帝刘秀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1.政权更迭与国家分裂: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
政权更迭与国家分裂示意图
2.士族坐大,皇权旁落:皇族与士族共治的门阀政治是这一时期南方政治的突出特点
3.民族并立,矛盾冲突:民族政权并立,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4.冲突下的民族交融:
(1)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__________,中原地区汉族人民大量__________。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2)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
北魏孝文帝出行图
①性质及目的:一场少数民族的__________改革;目的是加强对__________的统治。
②措施:
1.穿汉服: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2.__________: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30岁以上暂缓。
3.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4.与汉族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③影响:民族隔阂偏见逐渐减少,“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汉语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
④孝文帝改革意义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朝代
民族交融措施
秦汉
设置__________、战争、__________、和亲、屯戍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少数民族内迁、__________等
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一)西汉对外关系
1.张骞通西域:前138年和前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对西域的了解和交往
背景
目的
时间
结果
第一次
汉武帝反击匈奴
联合__________夹击匈奴
前138年——前126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情况并传播了汉朝的声威
第二次
汉朝了解了西域控制了河西走廊
联络__________抗击匈奴加强与西域的联系
前119年——前115年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__________
2.丝绸之路的开辟:_________通西域后,逐渐形成了一条沟通东西的陆上要道,即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_。
丝绸之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的起点:__________
到达的地方:欧洲和北非
路线:长安——__________——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__________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文化推动发展的体现。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复习 专题01 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状况(史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复习 专题02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史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复习 专题03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状况(史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复习 专题05 学史方法及史学素养提升.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预习 新七下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预习 新七下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预习 新七下第3课 开元盛世.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预习 新七下第4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预习 新七下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docx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寒假预习 新七下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