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docxVIP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

一、1.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1)本规范适用于生活垃圾渗沥液的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生活垃圾渗沥液是指垃圾填埋场、垃圾堆肥场、垃圾焚烧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在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根据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889-2008)的规定,生活垃圾渗沥液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不得高于500mg/L,氨氮浓度不得高于150mg/L,总磷浓度不得高于10mg/L,总氮浓度不得高于100mg/L。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地区的标准可能更为严格,如北京市规定生活垃圾渗沥液的COD浓度不得高于200mg/L,氨氮浓度不得高于50mg/L。

(2)本规范引用了以下标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GB50868-2012《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50897-2013《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这些标准为生活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排放要求。以某城市垃圾填埋场为例,该填埋场每日产生渗沥液约1000吨,按照国家标准处理,需要建设一套日处理能力为1000吨的渗沥液处理设施。根据现场调查和工程设计,该设施采用了A2/O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后渗沥液的COD浓度可降至100mg/L以下,氨氮浓度降至30mg/L以下,总磷浓度降至5mg/L以下,总氮浓度降至50mg/L以下,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

(3)本规范还考虑了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化利用。例如,通过厌氧消化、好氧处理等工艺,可以将渗沥液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沼气可作为能源使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处理后的渗沥液还可以用于灌溉、绿化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以某农村垃圾处理项目为例,该项目将渗沥液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这种方式,生活垃圾渗沥液的处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2.术语和定义

(1)生活垃圾渗沥液:指生活垃圾在堆放、填埋、焚烧等处理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分解、雨水冲刷、地表水渗漏等因素产生的废水。生活垃圾渗沥液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主要包括有机物、悬浮物、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

(2)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化学方法测定水体中需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总量。COD是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采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定。根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889-2008)规定,生活垃圾渗沥液的COD浓度不得高于500mg/L。

(3)氨氮:指水中氨和铵盐的总量,是评价水体氮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沥液等。根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889-2008)规定,生活垃圾渗沥液的氨氮浓度不得高于150mg/L。在处理生活垃圾渗沥液时,通常采用生物脱氮技术,如A2/O工艺、硝化反硝化工艺等,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三、3.总则与技术要求

(1)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应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处理设施的经济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及环境影响,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

(2)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设施的技术要求包括: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符合实际处理需求,确保处理后的渗沥液达到排放标准;处理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应对生活垃圾量的波动;处理设施应采用节能、环保、高效的处理工艺,如生物处理、物化处理等,并注重资源化利用。

(3)生活垃圾渗沥液处理设施应配备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处理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保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监测系统应包括COD、氨氮、悬浮物、重金属等指标的在线监测设备,以及定期检测的实验室。同时,处理设施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文档评论(0)

132****6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