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按摩穴位作者:
中医按摩的起源和历史中医按摩起源于中国古代,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最初是作为一种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的方法发展起来的。中医按摩的发展与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并逐渐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养生文化中。
中医按摩的基本理论1经络理论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它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连接脏腑和体表的桥梁。2穴位理论穴位是经络系统上的特殊部位,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交汇点,也是外界刺激传入人体的敏感点。3阴阳五行理论中医按摩强调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按摩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维护健康。
中医按摩的作用机理中医按摩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中医按摩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中医按摩的基本手法推用手掌或指腹沿着经络或肌肉的方向进行推拿,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摩用手掌或指腹在皮肤表面进行旋转摩擦,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揉用手掌或指腹在穴位或肌肉上进行旋转按压,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点用指尖或拇指尖点按穴位,具有镇痛止痒、清热解毒的作用。
按摩常用的穴位分类1经络穴2腧穴3奇穴4阿是穴
头部常用穴位及作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具有镇痛止眩、安神定志的作用。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凹陷处,具有缓解头痛、目赤肿痛的作用。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凹陷处,具有清热解表、止痛止痒的作用。
手部常用穴位及作用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具有缓解头痛、牙痛、目赤肿痛的作用。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有缓解心绞痛、呕吐、腹痛的作用。劳宫穴位于手掌心中央,第二、三掌骨之间,具有清心火、降血压、镇静的作用。
足部常用穴位及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足前1/3与后2/3交界处,具有滋阴补肾、降火清热的作用。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间,具有疏肝理气、降血压、止痛的作用。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具有补血益气、调理脾胃、促进排泄的作用。
颈部常用穴位及作用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凹陷处,具有清热解表、止痛止痒的作用。肩井穴位于肩部,肩峰端与第七颈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具有缓解肩颈疼痛、头晕目眩的作用。天柱穴位于后颈部,两侧的第七颈椎棘突旁,具有解表散寒、清热止痛的作用。
背部常用穴位及作用大椎穴位于颈部与背部交界处,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具有解表散寒、降逆止呕的作用。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清肺热、止咳化痰的作用。肾俞穴位于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补肾益气、温阳固脱的作用。
腹部常用穴位及作用中脘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具有调理脾胃、缓解腹痛的作用。关元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具有温补肾阳、益气固脱的作用。天枢穴位于腹部,脐旁2寸,具有调理肠胃、缓解腹胀的作用。
腰部常用穴位及作用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具有温补肾阳、强壮腰膝的作用。腰阳关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具有温肾壮阳、通经活络的作用。肾俞穴位于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具有补肾益气、温阳固脱的作用。
中医按摩的适用人群中医按摩适用于各种人群,包括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老年人、运动员、孕妇等。中医按摩可以帮助改善身体机能,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按摩的禁忌与注意事项1出血性疾病按摩可能会加重出血,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应谨慎选择。2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按摩可能会加重心脏负荷,因此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应谨慎选择。3妊娠期妊娠早期和晚期应避免按摩腹部和腰部,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中医按摩对养生的作用中医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中医按摩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按摩对调理疾病的作用中医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多种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失眠、消化不良、便秘等。中医按摩还能辅助治疗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
中医按摩对改善睡眠的作用中医按摩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压力,促进睡眠,改善睡眠质量。中医按摩还可以治疗失眠症,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效率。
中医按摩对减轻疼痛的作用中医按摩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如头痛、颈肩腰腿痛、关节痛等。中医按摩还可以改善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等问题。
中医按摩对宽缓情绪的作用中医按摩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中医按摩还可以改善情绪,使人感到放松、舒适、愉悦。
中医按摩对促进代谢的作用中医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除体内毒素。中医按摩还可以改善皮肤状态,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有弹性。
中医按摩对美容养颜的作用中医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3-2024年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录用67人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大学影视鉴赏》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877页PPT).ppt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高一(上)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docx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重点句子翻译导学案……详解(刘).docx
- 202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高效备考策略 .pdf
- 产品思维30讲的关键.pdf
- 五权宪法原理.ppt
- 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2023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真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