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50 名篇导读一文开悟.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0讲名篇导读一文开悟

品读目标:

(一)如何细致地描绘景物的特征

(二)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荷塘月色》鉴赏

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

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类文章,首先要明确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神就是散文

的中心,也就是散文所抒的情。这种情在文字上往往不是直露无遗的,而是通

过精巧、绵密的构思,富有华彩或哲理性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深婉

迂曲又自然而然地表现的。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

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品主要表现对黑暗现实的忧愤和对美、对光明的憧憬;散文风格素朴缜

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

主要作品有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初读感知(文章脉络)

家里——小煤屑路——荷塘——家里

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不宁静

整体感知

(文章结构:从记叙角度思考)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月夜漫步荷塘。

第三部分(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文章结构:从写景角度思考)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

前三段,写夜游荷塘的缘由。7—10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

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又可以这样划分:

第一部分(1—3)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4—6)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7—10)写月下遐思(情)

细节分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

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

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

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

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

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

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韵律美,渲染出雅而不俗的语

言氛围。

2.以亭亭的舞女的裙来比喻叶子,有一种舒展、旋转的美。荷叶本是静的,

作者想像它是动的,这是以动写静,以虚写实。

3.用“歌声”比“清香”,“名曲”比“光与影”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感觉的印象,即“感觉

的相通与转移”)而这样的感觉也只有在静静的月夜下才感受得到,就更突出

了宁静的氛围。

总结规律

作者写景的特点:

第一,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巧妙地融入到对眼前

景物的描绘之中,收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第二,静态与动态结合,把荷塘写“活”。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

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动与静相互衬托,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美。

第三,虚与实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通过联想和想象所描绘出来

的景物的特点就是“虚”,对眼前景物客观特点的描绘就是“实”。

写作特点:

1、描绘之美

2、意境之美

3、用词之美(声韵美、装饰美、形容词、动词运用准确、立真言、写真情、

抒真情)

4、立真言、写真景、抒真情

作业:

1、、指出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

A.翠绿欲滴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D.高高耸立

3、“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而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

为()

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味。

B.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逍遥的喜悦感受合拍。

D.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文档评论(0)

xiegangm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